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搜神战记(山海传说) > 第164章

第164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殊不知此鼎重量极大,终因力气不支,血脉沸腾,经络尽断,累得双目出血,不慎力尽鼎落,又被砸断了膑骨,任他扁鹊再世,结果依旧不治而亡。孟贲因‘蓄谋弑君’,获罪斩首,又被诛杀九族。”

众人叹道:“所谓伴君如伴虎,这孟氏力士平白受难,好不无辜。”

青衣兴致盎然,道:“第四幅,唤做‘九鼎沦没’也。战国后期,周王室已然衰落不堪、再难把持天下牛耳。周显王时,秦齐数国为了争夺九鼎,不惜兵戎相见,正是混乱不堪。秦惠文王率军夺鼎,却被齐国抵逆,无奈退兵。

齐宣王垂涎九鼎,强势攫取,危急之时,颜率挺身而出,以周王使臣身份面谒劝说,以未得路径入齐之婉转理由,避过厄难。其后战乱纷纷,九鼎就沦没于泗水之深深渊底,再也不曾上岸。”

黄松道:“想来也是不详之物,沉沦了也好。”

青衣道:“这第二幅,便是‘在德不在鼎’之典故的由来。春秋时期,周室颓废衰败,诸侯兴起,皆有不臣篡位之意,自然而然,也对九鼎产生觊觎之心。豺狼之中,更由楚国首先发难。”

杨起甚感兴趣,道:“如何发难?”

青衣略一凝神,道:“周定王元年,楚庄王难遏勃勃野心,不顾天下道义,带兵攻打陆浑之戎,来到了周朝都城洛邑,陈兵于周王室的边境,试图夺鼎。周定王无奈,便派大夫王孙满担酒轰羊,慰劳楚军。楚庄王睥睨桀骜,竟不顾君臣之礼,以咄咄逼人之势,向周王使节王孙满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意欲武力攫取,夺取政权。

王孙满针锋相对,答以‘在德不在鼎’,备述自夏初铸鼎以来,九鼎之归属变迁皆在于德政,又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其时周王室虽说每况愈下,但尚是天下正统之所在,楚庄王恐强心逼迫之下,引起其余诸侯非难,联军讨伐,难以抵挡。”

众人道:“狼子野心,难以为逞。”

杨起喟然一叹,若有所思,道:“本非不详,奈何人心险恶,贪婪无度,是以反倒生处无穷祸衍了。我看最后一幅,仿佛打捞之状,莫非是在捞鼎不成?”

青衣笑道:“杨大哥所言极是。这第五幅纹案,正是‘泗水捞鼎’不假。言道那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巡狩天下,东行郡县,上邹峄山,南登琅琊,歇足彭城。他听说泗水之中,每每于月色清亮之时,人们徘徊沙滩,还能见到鼎之若现,不由喜出望外,又听谄媚之臣阿谀奉承,遂以为他有德政,而引得大鼎自来投主,便命一千多水性极好的土人,尽皆潜入泗水寻觅。

苦苦探索,终究发现在深渊之中,尚有神州宝鼎一只,于是下令捞鼎。好一番折腾,待鼎出水、士庶欢腾、俱呼万岁之时,鼎中蛟龙陡然出现,一口将绳索咬断,宝鼎将得而复失。此鼎若是忽现忽隐,正是不吉征兆。其后不过几年,陈胜吴广起义、霸王高祖逞威,秦朝只传得二世皇帝,便灭亡了。”众人唏嘘不已。

青衣道:“下面的,则是‘举鼎绝膑’之画。春秋也好,战国也罢,古都洛阳繁荣富足,民生安惬,渐渐盛行一种举鼎竞技,就是。数十力士,轮番进行。场地上设有建鼓、铜钹一应之物,以壮声势,围观居民,多达数千上万。

某年,秦武王知悉如此消息,便率领重装甲兵,一路跋涉,专去东周国都洛阳,观看这九龙神鼎。秦武王天生神力,且年少方刚、骁勇无比,最是欢喜举鼎炫耀。

他手下尚有知名的三个力士,叫孟贲、乌获、任鄙,俱是举鼎拔山的壮士,也因此陪伴,一并了洛阳。孟贲者,又名孟说,传言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犀,能生拔牛角,发怒吐气,声响动天,尤为勇猛。”

杨起笑道:“为何雄壮勇士,皆在古代出现,如今反倒不见一人?”

青衣一怔,道:“这我可不能知晓解答。”又道:“那九龙神鼎为世上之瑰宝,秦武王一目瞥过,顿时兴致大发,便借此机会,欲与孟贲比试举鼎,以显示西秦戎霸之赫赫威名。他抓住一只龙纹赤鼎,大吼一声,猛地举了起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