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祁恬道:“这个故事我也是听说过的,本是在私塾之时,先生叙述之。”略一沉吟,道:“似乎还讲过什么,却是这老师自己……唉!时日太久,不记得。”
胡媚娘道:“学棋要专心一意,认真思索,下棋自然也得如此。莫说那两个学生,即使是弈秋这般的显赫大师,偶然分心,也曾闹出了笑话。某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乐者从旁边恬然路过。其悠悠之笙乐,飘飘忽忽、动扬轻逸,如天籁之音,从九天袅袅落下,又似云中撒下无形鲜花彩衣,好不奥妙。
弈秋一时走神,侧着身子倾心聆听,赏析夸赞不已,棋子捏在手中,忘了落下。此时凑巧,正是欲决断各自胜负的时候,笙突然不响了,吹笙人识出了大师的身份,便恭敬探身,向他请教围棋之道,弈秋依旧恍恍惚惚,一时不知怎样对答。不是弈秋不明围棋玄机也,而是他为先前美妙音乐吸引,注意力不在棋上而已。”
祁恬惊道:“这些歌姬,婀娜曼妙,艳丽异常,便是我们女儿家看了也不觉心动,小弟,他可能把持。”
杨起灵光一闪,微微笑道:“无妨,无妨,一者他年齿尚幼,不谙男女欢娱之事,二者小弟何许人也?就是偌大的泰山崩析于前,他还是面不改色气不喘。这等伎俩,难以奏效。”蓦然想起:“这缓急真人好歹也是神仙,我说话不可太顶撞。那‘伎俩’二字,有些唐突了。”遂纠正道:“这等考验虽妙,但乱不得他的。”
缓急真人睁开双眼,笑道:“好,好,你回答出了我的三个问题,且先饮下那三杯茶水才是。”手臂轻抬,指点灰石圆桌之上,除了一副棋盘,旁边尚奉托着一个茶盘,上面真有三杯清茶。
青衣不敢怠慢,上前几步,行李道:“真人,我何时回答了你的三个问题?不敢妄自居功,饮用这碧螺山野迎春茶。”缓急道人脸色惊愕,道:“娃娃,你能识得此茶,了不起,了不起。”继而抚须笑道:“先前我未有对手,便唤做清风在这山中随意游逛,在那瀑布之旁,看见你们洗刷船身衣物,自然也听见你与许神君的一番对答言语。引经据典,辩驳得理,甚合我意。”
青衣恍然,不觉莞尔,恭敬道:“既然如此,晚辈便不客气了。”端起一杯茶盅,轻轻品尝,香入脾肺,赞道:“妙哉,妙哉,好比三月春水。”喝下第二杯,笑道:“善哉,善哉,更甚六月芬芳。”将第三杯端详半日,抿唇饮嗅,叹道:“心神荡漾,若八月桂花。”
缓急真人大喜,道:“昔日我与那吕洞宾共饮此茶,他知晓其中的妙处,也曾沾诗表颂,却不及你这三句拿捏神韵精髓。”将棋盘整惫,双眼尽是期待,道:“娃娃,你我一老一少,便在这方寸战场之上,好好厮杀一番如何?”
青衣受他豪气挑拨,童音犹稚,大声道:“晚辈棋艺不精,却也愿意舍命陪君子。”缓急真人莞尔,道:“此言过重了,过重了。”
便看舞姬无论怎样扭动身姿,瞧得周围众人目瞪口呆,目眩迷离,那青衣依旧是面色淡然,落子轻松。待舞姬水袖激烈振荡,分展伸张,达到高潮之时,青衣口中低声道:“棋棋应该相连,抢出头而得尽先机,攻防有度,左右不离断点,此乃至胜之关健也。请先生指教!”一子放下,便看得所有舞姬万福一礼,化作青烟退下。
轰隆一声,四周光影变幻,待平复了下来,皆是欢舞歌姬。杨起颇为愕然,咦道:“这是什么?”黄松笑道:“不想下旗而已,如何还会有歌舞助兴?实在奇怪。”
胡媚娘眉头微蹙,摇头道:“非也,只怕这是扰乱对弈双方心神之举。围棋之道,除却棋艺之外,最重聚精会神,若是心生旁骛,再有本领,只怕也难以取胜。”众人一怔,奇道:“你所言不错。”
胡媚娘忧心忡忡,道:“古时有一人唤做弈秋,乃有名之围棋高手。孟子对其推崇备至,称之为‘通国之善弈者’,《弈旦评》亦然有云,奉他为国棋‘鼻祖’。由于弈秋的棋术高明,变幻无尽,当时有许多少年想拜他为师。
弈秋甚是挑剔,在如云人群之中,最后只收下了两个学生,皆是聪明敏捷之人。这两个学生脾性品格大大的不同,一人诚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来不敢懈怠,可谓专心致志。
另一人么?或是图好虚荣,冲着弈秋的名气罢了,虽拜于门下,并不肯苦读钻研。弈秋台上讲棋之时,他不听不记,不写不思,全然心不在焉,只顾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窥看,想着鸿鹄什么时候才能飞来,要是果真飞来了,也好张弓搭箭,好好射将顽耍。同拜一师,数年后,前者学有所成,后者终究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