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8节
张通判家的管家也是跟着主家从松江府来的,他笑着迎接孙浔一行人去府上,一路上满口吴侬软语,孙浔出身淮安,竟然也听得懂,两人说的热络。
王苍出身苏州,离松江府不远,即使五岁上就到了南溪县,从小听母亲跟家里下人说苏州话,他也听的懂。
梅家和贺家都是从淮安迁到南溪县的,且渔娘和贺文嘉出生就在南溪县,偶尔听家里人说淮安那边的话,他们俩说得不流利,倒是能听。张通判家的管家说话快,加之口音不一样,两人只偶尔听得懂一两句。
到了张家宅子,下马车,三人跟在先生后头。贺文嘉小声问渔娘:“那管家刚才说的什么鱼?”
渔娘没听懂,摇了摇头,又小声猜测:“松江府有什么鱼?鲤鱼?”
天气若是不好,三人都在先生身边看书,渔娘看累了,拿起笔写着什么。
王苍偶然间看过,知道她在写游记。
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船停靠在保宁府城外的码头,渔娘扶着阿青的手下船。
贺文嘉兴奋地高喊一声:“咱们到保宁府了。”
阳光下,黑字白底醋字旗迎风招展,眼睛被翻飞的醋旗抓住,鼻尖都是酸溜溜的醋味儿。
王苍笑道:“你们俩可别张冠李戴,张管家明明说的是梨。”
贺文嘉诧异:“说的是这个?”
王苍小声解释:“松江府仓城产一种梨,汁多味美,秋日时张通判老家托人带了四筐来,张通判得知先生要来,本想给先生留一筐,可惜放久了味道就变了,张通判就叫人把梨熬成秋梨膏给先生留着。”
“哇,张通判跟咱们先生关系竟这样好,得了老家一筐梨都记挂着咱们先生。”
说到仓城的梨渔娘倒是知道一些,主要是从她爹娘那儿听来的。
“咱们南溪县码头酒字旗多,保宁府却是醋字旗,每回看都新鲜。”
王苍往后看了眼搬行李的下人,对贺文嘉道:“五六年前咱们跟着先生来保宁府时先生送了两坛叙府大曲,这回送了十坛。”
渔娘:“张通判爱酒。”
三人正说着呢,张家的管家就快步迎过来了。
第18章 孤儿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