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养成记 >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8节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8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砚大笑几声,亲自给孙浔倒茶:“我从求学时就不如你,当年我比你小十几岁却和你同窗,你高中解元文名足以夸耀京城时,我才勉强得中秀才。如今你年逾五十,我也牙落发白,老了哦。好好坏坏,这一辈子也快走到尽头了。”

“你看你笑如洪钟,哪里就自比拄杖老翁了?”

张砚语气略显得意:“拄杖老翁还需些年岁,大夫说我如今能吃能喝,只要牙疼不厉害,寿数至少还有十余年。年底卸任后,我准备回松江府老家县开家私塾,也学你教几个学子。”

张砚拍着孙浔肩道:“广明,我虽不如你聪慧,不过笨也有笨的好处。我敢说,四书五经你绝对没有我记诵的次数多,致仕回去教蒙童、秀才,我也不算误了他们。”

“连致仕后的事都安排好了,看来你动这个念头不是一日两日了。”

“咱们兄弟,不说这些见外的话。”

两人在屋里坐下,孙浔招手叫三个弟子过来,给张砚见礼。

王苍、贺文嘉、渔娘三人忙上前行礼。

张砚笑着连连点头,一抚美髯,扭头对孙浔道:“我家儿孙读书的读书,在老家营生的营生,仔细想想,竟没一个比得上你的弟子能干。当年我就说过,若不是你不肯离你师弟一家远行,我真想请你到我府上当西席。”

渔娘心里吐槽,张通判跟杨密的想法一样,都想请先生给他们家孩子教书呢。

张砚笑叹:“咱们的出身不需提,前朝时我们是寒门子弟,如今的大晋朝,我们依然是寒门。没个人帮扶,考中进士后从七品县令做起,像我这般回乡之前做个六品府通判也不算差。再多熬几年也熬不出什么来,不如归乡过几日清闲日子,不枉费前几十年的辛劳。”

“那我以茶代酒,祝张兄回乡一路顺风。”

“你来我家刚坐下,这就要祝我回乡一路顺风了?我岂不是明日就该收拾行装回乡?”张砚笑着跟孙浔碰一杯。

“张兄和嫂夫人准备什么时候走?”

孙浔知道张砚说的是王苍和贺文嘉得中秀才的事,他道:“你家大郎二郎不擅读书,三郎却还不错,三十多岁的举人不差了。”

“不差是不差,跟你的弟子比起来,差得还远着呢。”

普通读书人,跟聪明的读书人,自然是不同的。

张砚也不丧气,他笑道:“我这个当老子三十岁才中秀才,也没脸说我家几个儿孙。”

孙浔轻笑道:“当年书院里许多同窗,我最喜你豁达的性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