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37节
林氏笑道:“我们夫妻对师兄师嫂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渔娘小时候,也是五六岁上就常常跟着她先生师娘出门远游。身形瘦弱的女儿他们都放心,换成胖墩墩的儿子,他们就更放心了。
“既然如此,渔娘就在家好好读书,等到明年下半年,咱们再商量出门远游的事。”
渔娘点头答应,有机会出门,总比没机会出门来得好。
八月初十,梅家书坊印了一千本《山河畅游·巴蜀》,分送去缺货的各州县。
酒杯撞一起,一杯酒洒了一半,剩下半杯一口干了。
渔娘回头,她娘和师娘再说她想去云南府的事,于氏招招手叫渔娘过去。
渔娘坐去师娘身边:“您叫我?”
于氏:“我同你先生讲过,我们都觉得你的游记写得好,只写了这本就不写了,倒是可惜。今年王苍和文嘉要考府学,你先生又要给温子乔和二郎讲学,今年忙碌,只怕没空闲出远门了。不过明年或许能腾出空来。”
林氏道:“明年师兄和师嫂有空去云南府?”
这批书送出去后,梅长湖吩咐书坊再印一千本书,这一千本书他要送去江南各家书铺,他要给他闺女扬名,还要告诉淮安那边的族人,他梅长湖虽然只有一儿一女,她的儿女都是有出息的,不比他们生的那一群差。
印刷装订书需要时间,加上梅家书坊的工匠不多,第三批书印刷出来估计要等到八月二十去了。
八月十四,一本《山河畅游·巴蜀》游记和一封信,随着南溪县梅家的节礼送到了淮安府安东梅家主支。
八月十五中秋节,阖家团聚的日子,渔娘还没分到她的银子,但是她爹娘塞给她一个大红包,渔娘欢欢喜喜地收起来,可不能叫二郎瞧见。
“明年上半年估计也忙,等到明年下半年,温子乔的底子打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就可出远门了。”
“那温子乔……”
“渔娘应该知道,读书这事儿,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只要给他把底子打下了,其他的要他自己勤学苦读,不懂再问,这样才学得好。再说了,温子乔也不是五六岁的蒙童,只要教了他该如何学,我们离开一两月不会耽误事。”
“那二郎呢?”
“你们夫妻若是放心,我们可带着二郎一起出门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