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84节
一群学子从各条街上汇聚到此地,贡院门口排成了长龙,一个个脱衣脱鞋被查检完才斯文扫地地被放进贡院。
大晋朝乡试考三场,头一场试四书文,五言八韵律诗;第二场试五经文各一,及算学;第三场考策论五道。
大体而言,头一场的四书文和限韵诗拉不开差距,从第二场的五经文开始难度就提上来了,算学对于一般学子来说也是个拦路虎。
再说最难的是第三场,策论可看出学子的学识高低及政治偏向,这也是考官们重点批阅的试卷。
策论问的是考试的学子,学子的对策是给皇上看,给天下人看。但,阅卷的却是考官,考官是有偏向的。
朱润玉听到这话只觉得心里堵得很,气得给他一掌:“当县令也要是个进士,你现在只是个秀才,还轮不到你嫌弃。”
唉,正是呢。
赶紧休息,下午起来读书。
都是聪明人,都知道什么事才最重要。王苍来一趟没有影响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读书,就这样一直读到乡试那一日。
八月十二一大早,天刚微亮,贺文嘉、黄有功、朱润玉、胡玮、汪直、温子乔一行人提着书篮准备出发了。
比如,今年益州府的主考官粱守道,他出身世家,在江南读书,主经是《尚书》,本人行文偏爱辞藻讲究的文章,学子就不得不有所取舍。
好在朝廷也有准备,选了梁守道这样一个主考官,下面的副考官则是出身寒门,偏好平实言之有物的文章,也算平衡有道吧。
贺文嘉顺顺利从第一场考到第三场,这场的策论问商税,天下之财大半聚之江南,江南上交之商税却只有天下之三成,何故?
什么缘故?当然是江南大半土地和生意掌握在当地大族手中,人口土地税收都被隐没了呗。
说白了,还是箭指世家。
自住进这处宅子后就来过前院的渔娘和谢氏前来送别,贺文嘉扭头看渔娘:“你等着我。”
等着我的好消息。
渔娘点点头,两人目光相交,渔娘知道他行,贺文嘉也生出了无限的勇气。
往上的第一步,从乡试开始。
去贡院要从金桂楼前过,往日热热闹闹的金桂楼今日格外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