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92节
“顺着前门大街往西走,西边还有个西城街,西城街跟东水巷一样都在内城的城门口处,方便小官儿们每日进内城当差,房价又比内城低,也成了低微小官儿们爱去的地方。”
“不过东水巷跟西城街有点不一样,东水巷的宅子多是一进的院子或是大杂院,租房要便宜些。西城街的房子宽敞,价钱不比内城便宜多少,所以多是有钱的商户和小有家财的小官儿住着。”
小林氏十七八岁才跟着主子一家从京城逃难去江南,京城的事她都还记得些。
张氏暗惊,没想到只是内城外城两处巷子街道就有这般讲究。
小林氏笑道:“这都是前朝时的事了,也不知道如今有没有新的讲究。”
渔娘带着魏氏、张氏坐一辆马车,范江桥一人乘一辆,三家的丫头婆子等坐后面两辆马车,留一辆给贺文嘉他们。
马车先进外城,魏氏好奇,掀开一点窗帘朝外看,街上来往的行人颇多,挑担背篓的货郎沿街叫卖,倒也热闹。
“京城就是跟咱们小地方不一样,这大冷的天儿,街上竟还有这么多人。”
“魏姐姐这话不对,难道因为天儿不好,就能不讨生活了?”
京城里的许多百姓商贩都是靠着内城的达官贵人们过日子,一日里送蔬菜的、送炭火的,人情来往送帖子请客的,哪日闲得?
马车进内城,魏氏放下窗帘来,魏氏和张氏对视一眼,没想到啊,梅家的老宅子在内城?
既如此,梅家的宅子应该就是小林妈妈说的祖上传下来不往外卖的宅子吧。
前朝的宅子,经过战乱和改朝换代后,竟然能传下来,不是魏氏和张氏能想象的。
马车从东城门进去,一路路过两个坊门,小林氏跪坐着对主子道:“前头到春和坊了,咱们家的老宅就在春和坊,兰草街。”
马车快到内城时,张氏看到好几个穿着官服的官员从内城东城门出来,好似回家?
“不是说官员们都住在内城吗?怎么还往外城来?”
小林氏笑道:“有本事的当然想住内城了,可内城的宅子除了握在皇家手里不转卖的西泉坊,剩下五个坊的宅子要么被王公贵族买了,要么是祖上传下来的宅子,几代人在里头住着。”
“除了上头讲的三样,剩下的宅子或租或卖,都不是普通小官儿能承受得住的。”
小林氏指着窗外那处巷子:“夫人瞧见没,那处巷子是东水巷,东水巷外头的街上都是做笔墨纸砚书生生意,天长日久的,来京赶考的书生都爱往这处来,靠着这条街的东水巷就成了书生们聚集的地方,那些在朝中谋得差事的小官儿为了节省些,也就在东水巷住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