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11节
“你有句话说对了,咱们这位皇上呀,真真是极其自信。”
“那是,天下是他亲自打的,说明白点就是他抢来的,这跟那些继承祖业的二世祖能一样?”
贺文嘉呵笑,二世祖么,啧!
当今皇上才五十出头,还龙精虎猛着呢,希望他老人家活长一点吧。
作为翰林院的官员,贺文嘉常去皇上跟前,偶尔也见过几位皇子皇孙,叫他说,那几位不如皇上许多。
正是那时候,黄氏作为一个小兵的家眷,头回见到还不是国公夫人的洪夫人。
那时候洪夫人的丈夫虽不是国公爷,但已经是当今皇上的左膀右臂了,可她对黄氏这些小兵家眷十分亲厚照顾,说话行事从不居高临下。
“正值战乱,她安抚军属原应该这么做。可大晋朝建立后,她夫君成了洪国公,她成了国公夫人,最受宠的永安公主还是她儿媳,她是京城里一等一的贵妇,每次她见到我们这些武将家的女眷,态度竟跟二十年前一样。”
“你们说,家中当家作主的老夫人是这样的性情,教出来的孩子会差吗?”
黄氏感叹:“这些年来,京城中寒门世家斗得热闹,我们这些武将家眷很少掺和,就是出门走动也多是武将家互相走动,万事不出头不站队,这都是以洪国公夫人为首的几位国公夫人约束着的,就怕谁一时头脑发热惹来祸事。”
罢了,皇家的事,公侯之家的事,跟他们这些小门小户无关。日子混一混就到腊月了,给南溪县、淮安那边的年礼要送出门了。
年礼的单子早就安排好了,渔娘着急的是她的游记《山河畅游·京杭》篇,最后一遍校正还没完成。
一直忙到腊月初五才弄完,渔娘不迭地交给管事,和年礼一块儿送回南溪县。
京城这边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家里厨娘们忙着做糖,等着主子家来祭灶神。
贺文嘉今日要去衙门值半日班,等他家来带回来一个消息,江苏那边清量田亩进行得很顺利,钟大人给皇上上了一道折子,说淮安府桃源清出来一块无主荒地,想赶在年前把地分给无地的百姓。
黄氏的话点到即止,渔娘听进耳朵里,记到了心里。
历史上兔死狗烹的事不少,大晋朝的武将们同气连枝,却不被皇上忌惮,一是皇帝自信自己握得住军队,对跟着他打天下的老兄弟们也够厚道。
二么,就是这些大晋朝这些武将们心里有数,领头的武将中,一个居功自傲的都没有。
看舅舅家,还有渔娘知道的那些武将家庭,一个个都不闹腾,低调地催着家中孩子武转文,只要学得进去的,都送去读书。
渔娘回家,晚上跟贺文嘉说起今日在洪国公府的事,贺文嘉对那个追着想跟自家媳妇儿交友的惠敏郡主丝毫不上心,但他对大舅母黄氏说的那些话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