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13节
贺文嘉也想到了黄有功他们,不禁感叹:“日子过得太快了,去年这时候我和黄兄他们还在为会试发愁,为了熬过会试那几日的严寒,早早就穿上单衣读书适应,又是风寒又是咳嗽的。”
他熬过来了,黄有功、朱润玉他们还要再来一回。
从南到北花几月功夫和许多钱财来京城考一回会试,还要经受身体和精神的折磨,三年一次的会试,普通人又有心气儿来几回呢?
渔娘安慰道:“还没发生的事就别提早担忧,船到桥头自然直。”
“也是。”
说得也是。
贺文嘉顿时笑起来,还是他运气好,托了岳父和岳母的福,他一个芝麻小官儿如今竟在春和坊有套大宅子住,不客气地说,春和坊可是大晋朝地价最贵的地方啊。
说起来王苍一家住在内城平安坊,听说还是托了陈家的关系才在那儿买到一套宅子。王苍家他去过一回,论宅子格局、大小、位置都是比不过他家春和坊这套宅子。
渔娘推他一下:“想什么好事儿呢,坐那儿傻笑。”
贺文嘉笑道:“想我们家的宅子,咱们家那套一进院的宅子还空着,若是赁出去,一年所得的银钱一定不少吧。”
夫妻俩闲聊几句就丢下了,两人懒洋洋地坐在软榻上,一起看从外头买回来的话本。
京城里南来北往的人多,读书人也多,所以京城书铺里各种样式的话本也远比南溪县、叙州府这些偏远地方多。
就是吧,对渔娘来说,这些话本写得文雅虽文雅,就是故事不怎么吸引人。
渔娘的游记京杭篇送回南溪县了,估计明年春天时就能刊印好送到书铺里卖,渔娘暂时没有新的游记可写,又动了写话本的心思。
“你想写什么?”
“那是自然,反正以你的俸禄,不一定付得起房钱。”
渔娘斜他一眼:“怎的,我缺你银子使了?想把房子赁出去收租?”
“你看你,我哪里说你给的银子不够使了?我只是想到了宅子,白提一句罢了。”
渔娘道:“那套小院子是我祖父当年给我师父师娘成亲后住的宅子,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愿意把自家的宅子租出去。以后你的好友同窗们上京赶考,借给他们短住几月倒是使得。”
去年他们来京城赶考,黄有功、朱润玉他们就是借住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