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就问:“那么,你在学科方面有什么特长呢?”
他说:“我的每一科都比较均衡。平常,我很少做课外题,也不参加这方面的竞赛辅导,基本上就这么发展下来。”
我感觉到这孩子的总体素质还不错,就问他:“你想不想尝试一下更高难度的挑战呢?”
他说:“我可能跟不上。”
我说:“不要紧。今年暑假,我们办了一个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夏令营,讲的就是高中数学联赛的内容,立足高考,又高于高考,绝对是一个挑战。一般的学生能听懂1/3就相当不错了;你呢,能听懂1/5也是好的。要不要去跟着听一听?”
我连忙伸出大拇指:“Verygood!”
这就是英国的教育。
这样的题,我们国家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觉得太简单。可人家初二的孩子用计算器做出来,还兴奋得不得了。在英美国家,上午九点上课,下午三点放学,作业很少,学习轻轻松松。不是英国人傻,美国人不聪明,人家也知道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学习水平一般,但他们宁愿这样做。为什么?他们非常清楚,中小学时代应该是享受童年、童真、童趣的时代,应该培养孩子一种健全的人格、阳光的个性、广博的爱好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上了大学,年龄一大,就开始拼命学,而且高校的教学质量要?非常严:剑桥大学每年淘汰率高达20%,伯克利大学一年淘汰30%的学生,近乎严酷。去了这样的学校,谁敢不学?
我们国家恰好相反,孩子们中小学阶段被如山的作业、成堆的考试,训练成了学习机器、考试机器,一旦考上大学,整个人就松懈下来。中国哪一个大学有淘汰率?多数学生学习可有可无。即使这样,还有一些跳楼自杀的。所以,家长不能选择国家的教育体制,也不能使劲逼孩子。但是,孩子要想在现有的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怎么办?必须提前设计。
有一次,一个记者来采访我,说他侄子现在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学习不好。
他爸爸在旁边说:“还有这样的班呀?那太好了。赶紧让他去试听,反正不用考试!”
去的第一天,他爸爸就给我打电话。“王老师,您这个提议太对了,我孩子听课了以后,眼睛发亮啊,数学原来是这么博大精深!虽然听得不是太懂,但是数学那广阔的背景、高层次的思维,让他顿时感觉到一种兴奋,一种激情,当然也有一种不足。”
不久,我被邀请去给学生们作了场讲座,顺便上那个孩子的房间看了看。只见他穿着短裤,光着膀子,正在宿舍里整理当天的听课笔记呢。
“怎么样?跟上来了没有?”
他回答:“第一天连1/5都听不懂,现在勉强可以听懂1/3。
我说:“学习怎么不好?”
他说:“孩子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培训,在班里才考19分,我们都觉得特可笑。”
我说:“19分就非常厉害了,别把奥数的分和正常学习的分等同起来,日元和欧元能划等号吗?正常学习能得100分的学生,奥数照样得0分。孩子都得到19分了,本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结果在父母的眼里成了一个缺点,一个笑柄,被他们没完没了地批评。他们就不想想,这19分,孩子做的是什么题?”
有个孩子看了我的书,对我特崇拜,一定要见我一面,于是他爸爸托人找到了我。这个孩子初中在八一中学,中考分虽然不高,还是进了人大附中。
孩子自我介绍:王老师,我是一个发展比较全面的学生,我喜欢朗诵、喜欢唱歌、喜欢运动;游泳有多快,跳远能跳多远,跑步能跑多快,而且在班里还是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