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虽然就这么点路,时间也要计算得很精确。不能去得太早,也不能去得太晚。去早了,考场外没有遮荫的地方,六月的太阳晃得人花眼,孩子没地方站没地方坐的,又热又紧张,不行。去晚了,一路狂奔,提心吊胆,考场上同学们都坐好了,她再叮里哐啷地跑进去,又急又慌乱,更不行。所以,这个时间得卡在点上,预备铃响20分钟之前,孩子能到考场是最合适的。
离开家门前,我们要做什么?最主要的就是检查考试用品。
其实,头一天家长就要提醒孩子,按照学校的要求,该买的买,该填的填,自己准备好考试用具,同时做好文具用品清单。这个东西有没有?用什么参考书?从哪儿取?这些都要他心里有数,不能乱七八糟地带进考点。所以,考试用具不需要家长给孩子准备,但这个用品清单,家长也得有一份。
临出门,家长应该替孩子检查,但这个检查是无声的。不要问:
“你的准考证带了没有?”
夏天考试,孩子衣衫单薄,护身符往哪里搁呢?会不会被当作是夹带资料入场而扣分呢?
女儿倒是一脸轻松:“老爸,你放心吧!我自有妙计!”
后来,我也不知女儿是怎么鼓捣的,反正高考几天,她一直戴着那个牌牌,喜滋滋的。护身符管用不管用?孩子就只用了高考这一次,也是历史上排名最好的一次,成绩最突出的一次,发挥最高水平的一次。
如果孩子没有提出来,我肯定不会去烧香拜佛;我也不以为这件事瞒着孩子去做了,就会有多么灵。但是,孩子一旦有了这种需求,即使我不相信,也会一丝不苟地帮助她完成心愿。
话说回来,烧香拜佛最后成绩考得不好的孩子也很多。家长说:“我去烧香了,你得好好考呀!”孩子未必很开心,反而觉得压力倍增。
“你铅笔准备好了吗?”
这样一问,往往就把孩子给问乱了。
归结到一点,高考之前,孩子已做了充分准备,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便成了关键。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围绕着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底气来进行。凡是有利于此的,坚决执行;凡是有悖于此的,坚决禁止。
家长为儿女做的很多事,都是秘而不宣。
女儿的考场在世纪城南面的海淀实验学校。距离我们家,不近也不远,但是路线不太顺。于是,我开着车,掐着表,沿线考察。我们跑这一条路得花多长时间,走那一条路需要多少分钟;哪条路最好走,哪条路最不好走。就这样,花费了两个下午,把我们家去考场的所有路段,全部走了一遍。这是我提前一周就做好的功课。
你也许会问:至于吗?
这条路堵了,我们换别的路。对于北京拥堵的交通,我必须有这个预见。真正考试的那天,车后备箱还要放上自行车。万一堵得厉害,我们就下车,我骑着自行车带孩子去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