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上角利一:我去把货款讨了回来。大日本帝国的经费,怎么能浪费在这种人身上?
天津兵变后的第五天下晚,金善卿躺在摇椅上,一边品着一壶极品大红袍,一边等候他的厨子精心烹制的一味清汤大排翅。那里边的主料是产自东非的黄金翅,从兵变前两日就开始用热油发泡,今日九转丹成,他只等着大快朵颐。当然,今晚还有一位红颜知己来与他共享此味。
门上的下人送进来一张名片,又是个日本人,上边的名字是田纪左卫门。
“我说,咱们还是一块过去开箱验货吧,免得再有什么差错,又把我弄到你们那去。再要是来那么一顿,我可是受不了。”金善卿转到上角利一对面,让他注视自己时可以发现桑德森带着税警冲这边走过来。
“不必了,我自己办。”上角利一显然发现了桑德森。
“货我就不跟着去提了?你自己能行么?要是可以,我那份呢?”他对上角利一大大咧咧地说,俨然一派大功告成的派头。
一张十二万五千元的支票过了手,是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的支票。金善卿验看过钱数和图章,笑着对上角利一道:“你们也辛苦了,回头送你一万买酒喝。”说罢,让杨志强扶着他,不失潇洒地走了。
桑德森此时也带着他的缉私警从大门口消失了。
“您的开价不能低于八百元整。”
“这东西又没人要,当废铁卖给我,你们也是得便宜。”金善卿没把这事当真,他只是在拖延时间,一直等到桑德森出现在门口,他才又一举手:“二百零一元……”
拍卖的洋人生气了,道:“你是个胡闹的中国小子,安静。”
“二百三十元。”
没有人应声。金善卿回过头来又向门口望过去,门边多了几个缉私警,都是桑德森的手下。在他们的后边,露出杨志强筋肉结实的大脑袋。他心中一高兴,叫道:“卖了吧,卖废铁也就这个价。”
能够逃得活命,金善卿心满意足。
杨志强:拍卖的头一天,我带着四个兄弟先去了趟金善卿的恒昌洋行的仓库,他早准备了一批货在那里,也是长短不等的木箱,沉得很,不知是什么东西。我们几个打扮成搬运工的模样,拉着借来的地牛子,为这,还险些跟脚行的人打一架,因为,向来的规矩,不是脚行的人,搬运的活不能干。为了少麻烦,最后还是花钱了事。心里那个窝火就别提了。要不是为了军火,打场架算个球?我们把货卸在海关的私货仓库,又从里边提出一批木箱。看人挑担不腰疼,不干不知道,搬运这活真够累人,怪不得他要捏我们的胳膊、腿儿。好在管库的洋人超等总巡挺帮忙,没找我们麻烦,事后才知道,桑德森给了两个超等总巡每人一千八百块银洋,又给了下边巡逻的一千四百块银洋,这才那么顺利。麻烦出在码头上,管码头的巡捕不让我们的船拢岸,那又是只临时租来的单桅船,上边没有自己人,船户要是一害怕逃了,可就把我们给撂在旱地儿上了。正在为难的时候,桑德森又来了,许是他也担心,怕出岔子,就来码头上照料。幸亏他跟巡捕们极熟,打着哈哈就把事办了。说实话,当时我真有点怕,天还没黑,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倒换私货,给洋人抓住不得了。我琢磨着,这路活桑德森一准没少干,要不不会这么轻车熟路的。
天津市镇反办公室接到了旅顺战犯看守所寄来的一份材料,原文是用日文手写的,现在翻译过来,难免有不大准确的地方:
上角利一:为了那批军火,我给降了职,过了十年才又升回到个小参谋。当时拍卖来的货,哪里是什么军火?是一批真正的德国锁,还没有锁芯。不过,我相信金善卿不敢耍我们,他只是个混钱的小商贩,跟当时的一些北方小团体有点瓜葛而已。我一直在怀疑的是桑德森,当然,金善卿也不能放过。
问:怎么没放过?
上边的洋人气得用木榔头使劲儿一敲,大叫道:“来人,把这个小子……”
此时众人一阵混笑,哈哈,成交了,成交了。跟着起哄的都是中国人。小榔头一敲,就代表成交,这是拍卖会铁打的规矩。
“交钱提货吧,差价可得找给我。”金善卿有意表现得有些自鸣得意,外加财迷心窍。
杨志强挤上来,拉住金善卿,眼睛却是盯着上角利一,瞳仁中充满血色。
“不忙回家,先把手续办了再说。”此时的金善卿变回到一个精明的商人,拉着上角利一,办好交款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