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金善卿早上便没吃饭,早已经饿了。然而,即使在他最穷的时候,也很少在二荤馆吃饭,因为所有二荤馆的店面都不讲究,白茬木桌上的油泥都得有一个大钱儿厚,筷子粘手,粗瓷碗边如同锯齿。尽管如此,二荤馆却是京津一带最大众化的饭馆,受到普遍的欢迎,原因很简单,这里的菜,肉多量大,价钱不贵。
“吃点么?”金善卿扯下那件河南绸的大褂,像是终于甩掉了一身污泥。“甭客气。”对付有所求的人,他甚是在行。
“听您老的,俺跟着沾光。”老吴的意思是,只要他不花钱,有得吃就行。
这话金善卿听得懂。“我不饿,给你自己叫。”
老吴叫了只肘子,十个火烧。金善卿跟跑堂的小力笨加了一句:要前肘。前肘比后肘香,也有意显示出与老吴的身份不同。另要了二十个卤肉火烧,给门外的三梆子送去,吃不了可以带给他那可怜的姐姐。
“有件事得麻烦你。”马有财说。“给我们上禅臣洋行买点子药,0.38和0.22的,各要200发,钱我预备好了。我们自己没法子去,到了那,人家一看这身打扮,多半把我们当成抢钱庄的,要不就是绑票了,绝不会卖给我们。在黑市上买又太贵。行不行?”
“没问题。”金善卿迈步出门,四个孩子在门口蹲正一排,眼睛紧紧地盯着他的嘴。
绝不能让他们去冒险,哪怕不择手段。金善卿暗下决心。
4
回来时,三梆子拉着车刚过铁道口,便出来个瘦高个的汉子把他们拦住了。
“说说吧,么事?”金善卿的本地口音还没倒过来。
“按说呢,您老人家是富贵人,肯过来吩咐俺们一声,就是俺们的福气。可马有财向来是个碌碡子脾气,死活吃不进盐津。”先交代对手的难缠,而后再相机献策。老吴一张瘦脸上长着双细细的小眼睛,湿湿地盯住金善卿,与他的细高身材不大般配。“俺跟他认识这么多年了,知道这个人,不好打交道。也只有俺……”
“老吴大哥,么事?”三梆子认得那人。
金善卿也认出来了,那人就是在西头见面时,与马有财意见相左的汉子,宝坻县口音。
“金先生,俺等您老半天了,有事商量。”老吴两手蜷在胸前,像是打拱,却又不熟练,只得一个劲地点头。“能不能说句话?”
“还没吃饭吧?这跟前儿有没有……”这人也许有用。金善卿离开了贫困的压迫,恢复了富家公子的身份,头脑转得格外地快。
老吴把他们领到新大路与东四经路的交口上,是个三间门脸的二荤馆。他把三梆子留在门外,领着金善卿走了进去。“回头给你带好吃的出来。”老吴安抚三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