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另类英雄 > 第21章

第21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一次他吸取了上一次起义的教训,把自己的队伍全都拉过河南边来,免得被新军再拉起金钢桥,把起义的队伍分成两截。从这里发起攻击,距离近,可隐蔽的地方多,是打巷战的好地方。暴动的时间定在十点半,这个时候总督府里庆满月的堂会正唱到大轴,也是他们防备最松懈的时候。

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几十条大汉在街上闲逛,很容易被探访局的暗探们发现。于是,马有财想出一个主意,临出发前,每一个队员发了一块钱,就是向宝义借的那笔钱,还有老吴拿来的一笔钱,让他们各自换成铜子,分成小队到鸟市和侯家后一带的戏院、落子馆里边听玩意儿。

镇反干部:成功以后能怎么样?

马盛:怎么样?还真是的,真要是暴动成功了……,那会儿还没有咱们共产党。我想,只要是成功了,至少全国解放用不着非等到现在。

到了六点钟,三梆子没出现。金善卿心中暗想,老吴的消息多半准,这三梆子一定是跟着忙活暴动的事,抽不开身。于是,他叫了一壶直沽高梁,按说他平日不喝这种烈酒,今日总觉得从心底有股子冲动,正对这种酒的脾性。

然而,烈酒的冲劲是对了他的心情,却与这里清淡隽永的素菜不大搭调。他发现,近来心意彷徨,正在渐渐失去他平日最得意的那份从容。

凡事关心则乱。他发现自己做错了,不该对马有财他们由同情进一步深入到关心。是关心么?他问自己。兴许是,否则,不会从得知今夜暴动的消息后,便这样张皇失措的。这样太没风度了,要泰山崩于前而不惊……

走过法国桥边的时候他发现,海河航道局的破冰船在河中开出了一条航道,虽不很宽,但普通的货轮完全可以通过。

桑德森言而有信。

8

马盛:直隶总督衙门原先在河北,海河裁弯取直以后,就变到河南边了,紧临着金钢桥。头一次暴动,负责放信号的同志也不知道是没有经验,还是一慌张看错了表,反正是提前一个小时就放出了信号,各队伍还没到达指定位置,河北的人就先动了手。总督衙门自武汉起义开始,就加强了戒备,卫队也增加了。他们一听见河北枪响,抢先把金钢桥给扯了起来。这是我们的疏忽,没想到他们会有这么一招。你想想,我们都是手枪、土炸弹,跟本打不过河去,牺牲了两个同志,暴动也失败了。当时我就想,这次失败的原因,并不只是信号放早了,关键是参加的人手太杂,不统一。

镇反干部:不是你们北方革命总队干的么?

有个短衣的汉子送来张纸条,上面的书法拙劣,说:今晚亥正,来车接你。

晚上十点过来接他,什么意思?莫不是拉他一起去暴动?还是把他劫持起来免得碍事?不明白。

马有财担心,三梆子若去接金善卿,必守不住秘密。先把他稳到夜里十点,再让三梆子拉着他走日租界旭街回家,躲开总督府。那时离起事只有半个小时,他再想破坏也来不及了。

再者说,这一阵子,他还需要三梆子用那辆新车拉着宝义到处走,他扮作跟班在后边小跑,一来四处察看总督府和附近街道上清军的防卫情况,二来还可以随时策应隐蔽在附近的队员们。

三人在城北的侯家后、鸟市一带转了转,马有财发现了不少自己的队员不守纪律。

马盛:不是。好像是同盟会派来的人,不是汪精卫,就是胡锷公,他们要把天津的革命党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什么协会之类的组织,也拉上我们总队,但联系不多。你想这事,七八个组织,互相不认得,也弄不清谁在干什么,就这么暴动,能成么?说句难听的话,武昌起义这事儿多有赶时气,撞大运的成分,他们把那种经验拿到北方来干,可这是满清政府的老窝,怎么能行?不行。要想成功,必需得有周密的计划……

镇反干部:你当时有把握成功?

马盛:至少有七分把握。你看,大清国跟洋鬼子有协定,天津城周围二十里以内不许驻扎清朝的军队,城里的武装,主要是巡警道。新从杨村调来的一个协的新军,也是因为武昌起义闹的,外国人松了口,但还是得驻扎在军粮城,进城的只有五百人,不能穿军服。算算看,五百人分派在总督府、海关道、天津府、巡警道、大清银行、新车站、大清邮政,还有什么?差不多十几个地方,东一股子西一股子,我们只要拿下总督府,活捉总督陈夔龙,或是天津总兵,让他们下令新军放降,事情就成了。听起来这么大个城市不好办,打蛇打七寸,抓对了地方,很容易办到。

镇反干部:你怎么知道直隶总督那天在府里?

马盛:那天陈夔龙的长孙过满月,天津所有的地方官和新军的长官都得到,我们冲进去来个瓮中捉鳖,一个也跑不了。那时天津就没官了,群龙无首,至少华界我们能控制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