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这一年的初夏闷热异常,自初春便少雨,大旱之相已经形成。更让京城人心中不安的是,这一年初夏的政治空气也格外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京里又要发生大事情了。这是长安人对大唐时常要发生的政变的一种委婉的说法。京城中的居民私下里已在纷纷议论,胆小一些的竟然举家迁出京城,打算暂避一时。
就在这一年的六月初二,中宗皇帝在宫城中的神龙殿,而不是在他平日居住的大明宫中驾崩了。居传言,皇上驾崩的前一日还与翰林学士们在大明宫中的鞠场打马球,体力、精神非常之好,显然,皇上不是病重而死。据宫中太监们讲,皇上死后身体蜷缩成一团,样子十分的难看,这又好像是说皇上是被人毒死的。
另有京中消息灵通者讲,皇上驾崩后,韦皇后秘不发丧,由她自己总理政务。就在六月初三,韦皇后将众位宰相召入宫中,断绝内外消息,然后,根据她的旨意,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发布命令,征调左近诸州府兵五万人屯驻京师,由韦皇后的亲属驸马都尉韦捷和韦灌、卫尉卿韦睿、左千牛中郎将韦錡、长安令韦播等人分别统领,驻扎在京城周围。同时命令中书舍人韦元监督左、右金吾卫巡查长安六街,镇摄群小。又命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人率飞骑五百,星夜赶奔均州,监视前太子谯王李重福。
到了初四那天,这才将皇上的梓宫迁至太极殿,召集百官为先皇大事操办丧事。说是根据中宗的遗制,立年仅十六岁的小儿子温王李重茂为太子,由皇太后,也就是韦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这一政治格局,让人们不由得想起了当年高宗皇帝驾崩后,太后武则天知政事的格局。
申屠贾此时想要作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大义士。
而小李将军却为申屠贾的执拗弄得有些不耐烦。他游目四顾,看了看周围几个人,他的家人和那两个公差也似乎在热切地盼望着出现一个“恩人有所命”的场面。
小李将军摇了摇头,却看到了在门后角落里的一柄大铁椎。这个笨家伙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被人丢在那里的,上面满结尘土和蛛网。
“好吧!”小李将军道。
众人都长吁了一口气,准备静听下文。
政治嗅觉格外敏锐的长安人发现这一格局中存在着一个危机,那就是位高权重,深得民心的相王李旦也曾在武则天在世时做过太子,实际上,他应该比那位流放均州的谯王李重福对韦氏政权更具威胁。
当然,还有第三股势力也不容人乎视,那就是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
小李将军指着那柄封尘已久的大铁椎对申屠贾道:“你一定要做,那就为我先做两件事情。一是去学习义理;二是把这个东西练好。日后我有用你的时候。”
小李将军说的学习义理,是唐代专门为有前途的青年人开设的一门课程,讲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种种一快恩仇的侠义行为,这也就是所谓“侠者以武犯禁”的思想基础。
“是。”申屠贾学着成年人的样子叉手施礼。他知道,自己一生的目标从此就决定了,他觉得自己比那些混迹于市井之间的碌碌之辈要幸运得多。
当小李将军跨马离去,申屠贾突然想起了什么,在后面高声叫道:“恩公,日后如要寻我,不论京里、扬州,只要找到蜜炙鹅肝的招牌菜,那便是我……。”
转眼间九年过去,时间到了中宗景龙四年,也就是公元710年。申屠贾为找寻他的恩人来到了西京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