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删
姜佗摇头道:“百天丧期已满,不用再守节了。何况公主又这么年轻,总不能一辈子这样,王大人出身琅琊世家,虽不如谢……公子风姿绝秀,在朝中也算是拔尖的人物,不如趁着这个机会,也了却了陛下的一桩心事。”
君羽回过头,漠然看了他一眼,低声说:“把圣旨给我。”
姜佗将手里的黄绢恭敬举到头顶,君羽接过去看了看,“嗤”地一声撕成两半。
从那以后,君羽日渐沉寂下来,独自住在桐竹轩里,一坐就一天。这屋里跟他走的那天一样,依然是寝帐素雅,染了淡薄的龙涎香。那张七弦琴还摆在窗下,如今没有人弹,再也出不了声。那支洞箫还悬在墙上,与犀角弓安静地放在一起,上面落满了浮尘。轻轻一吹,尘土飞灰烟灭。
君羽拿下来擦一擦,依旧摆回原位,那些东西归放的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待着某天门一开,主人能突然回来。王练之也不知该如何劝解,只有更悉心的照料她。他相信只要时间慢慢过去,不管是身上的,还是心里的伤痕,都有愈合的那一天。
转眼秋去冬来,建康又下起了雪。君羽伸出手,接着庭中飘飞的雪絮,一直出神。她想起那年的梅花山,谢混匆匆追到悬崖边,隔着雪,看着他。冰封的山洞里,她在篝火前抱住他,就像抱着一块冰。那时还不知道,有一天他发上的冰霜再不能融化,变成一座孤坟,永远躺在冰天雪地里。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哪怕只有一天,只有一刻,只要他能完好无缺的回来。可是啊,可是,她纵然有天大的本事,显赫的权利,在生死的面前,还是—样无能为力。
“君羽……”谢道韫担忧地叫了她一声,“你该休息了,外边风大,快把窗子合上。”
大家相对无言,又是一阵沉默。王练之从袖里掏出一只银环,搁在掌心里说:“这是从子混身上找到的,以前见他一直戴着,也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把它给我吧。”一个低哑的声音响起,众人转过头,是素颜的君羽。她无声无息地站在门前,脸色苍白如灰。
王练之不觉心头一颤,提醒道:“公主你怎么出来了?风寒没好,穿得这样单薄……”
“把它给我吧。”君羽打断他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王练之没办法,只好顺从地交给她。君羽将那银环搁在掌心,反反复复,极缓极慢地摩挲。此时此刻,一直一直,浮现在她海里的是过去的时光,在竹林静谧的院里,那个满月的夜晚,他挑着眉尖不屑地问:“你不会让我戴着这个女人的玩意儿上朝吧?让人看见了,我还颜面何存……”
许多往事在眼前轰然坍塌,像是电光石火,快得让她无法呼吸。或许生与死,都是天意,是冥冥之中上苍的安排。很久很久以前,他们便注定如此。可是她猜到了这个开始,却猜不到这个结局。
“圣旨到——”庭外传来宦官尖利的嗓音。
谢道韫急忙迎了过去,掀开门帘。姜佗穿着紫蟒皂袍,从外边走进来,手里托着一卷黄绢圣旨,浓黑的眉毛沾了些雪屑,看起来行色匆匆,像是有什么急事。
他走到跟前,展开手里的圣旨,朗声读道:“晋陵公主听旨,原驸马谢混凭籍世资,轻佻陷躁,拨弄是非,煽动人心,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念卿年少丧夫,并未参与谋反,降为东乡君,特赐婚于太医王练之,三月后完婚,钦此!”
他念完后,发现屋里全都沉默着,没有一个人出声。君羽坐在窗前,只是静静地望着飘雪,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姜佗不由提高了声调,提醒她:“公主,接旨呀!”
“公公不必惊讶,自从那天过后,她便一直是这副模样。”谢道韫见状叹了口气,转而问“三月?未免太仓促了吧!”
想起几年前烟雨楼台上,落幕一掀,他从光影深处走出来。她站在台下,触手可及,却无法接近。后来那么多生死离合,他隽秀的眉眼,他魅惑的笑容,都像一夜的风雨已经过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谢道韫在背后抚了抚她的发,安慰道:“好孩子,子混已经去了,你也要保重自己。”
“是啊,他已经走了……”君羽轻声说,“可是我还没来得及,看他最后一眼,流了那么血,他一定很疼吧?”
众人只觉得一阵窒息,像被这话的锋芒割伤。裴绍沉痛地低下头:“是我们没用,眼看他被人陷害,却插不上手。人死不能复生,公主请节哀。”
不然又能怎样呢?即使回到过去,她还是会义无返顾地爱上,经过一番自以为是的抗争,最后对命运妥协,一步一步惨淡收场。君羽攥紧掌心,感受到他留下的余温已经散尽,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心里疼痛至极。她微微张开嘴,感觉喉咙里压抑的呜咽已经破碎,泪汹涌而出:“子……子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