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自己也没有对他表达过爱情。”竹君自言自语,只觉得心头灼热,唇焦舌苦。
于是,她的思虑又陷入了更深重的痛苦之中。她与香川的关系是从相互利用开始——她坚持要签订的同居协议中写得明明白白;又在小心地相互尊重与精致的容让中得以继续——这是两个善良、自重、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的好人之间的融洽;最后却在历久弥新的温情与关切中,让竹君产生了单方面的爱情。
然而,承诺就是承诺。香川知道,除非他把自己变成一个不守信用的混蛋,或者美美主动放弃,否则,他没有任何理由躲避自己的诺言。
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一桩危险——他是不是也对竹君有过什么类似的承诺?香川发觉自己当真应该检讨以往的生活了。
2
美美打算回到本地的消息,竹君是在一周前得到的。她之所以没有对香川讲这件事,是因为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竹君心中非常清楚,美美的归来只意味着一件事——她要收回原本属于她的一切。
“那还用说,‘炕上一把剪子,灶下一把铲子’,这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香川继续着他的玩笑。
“如果我学会了厨艺,并且肯下厨房……。”
“我们就立刻结婚。”
香川一方面不相信美美会当真去学做主妇,另一方面,他也并不是真的不能容忍与美美结婚。他当真爱这个女人,甚至愿意为她做出一切牺牲。
他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结婚不同于牺牲。牺牲只是一时一事,而结婚却是一生一世,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付出。
美美在电子邮件中和电话中对她解释,说她之所以回到香川家中,只是因为在本地没有住处,如果竹君觉得不方便,她完全可以另外租房居住等等。至于说到香川,美美的口气倒是坚决:“我已经放弃的东西,就绝不会再重新拾起。”
然而,竹君却认为,美美甚至自己都不清楚回来的目的,但是,她却清楚地了解这位老友的性情,不管是在意识层面,还是在潜意识层面,美美这一生从来也没有放弃过任何东西——不论是她喜欢的东西,还是她所厌憎的东西。以往的经历告诉竹君,对于喜爱的东西,即使几经易手,最终美美总能控制在自己手上;而对于厌憎的东西,她也常常会抓住不放,直至那东西毁在她手上。
从现实意义上说,香川是她要收回的喜爱之物,而竹君则应该是她憎恨的“厌物”。“但是,她绝不会伤害我。”竹君对自己道。“除去她的父母,我是她最长久的朋友。”
但是,美美不肯伤害她的前提,很有可能是要她主动放弃香川。对于能否做到这一点,竹君就更没有把握了。
她并不是对美美实现目的的能力没有把握,而是对自己没有把握。她不敢说自己有这么大的勇气,能够忍受得住离开香川的痛苦,尽管香川从来也未曾明确地对她表达过“爱情”。
“这可是你说的,我学会厨艺,你就跟我结婚。”美美是个好律师,立刻便把他的玩笑话变成口头协议。
然而,在他们同居的最后两个月里,美美再没有下过厨房。
机缘之事高深莫测。香川此时才发现,美美归来后展示的厨艺,已经成功地将一年前的那碗青蛤疙瘩汤改造成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机缘。此时此刻,当初那个以玩笑开始,却以口头协议结束的承诺,如今正在无声地要求他兑现。
他突然领悟到,怪不得古人答应对方的请求时,总是要真诚地道一声“喏”,那原来便是表示内容清楚,事实明确的承诺。如今,倘若他言而无信,故意装疯卖傻地把自己的诺言糊弄过去,便与他一向批判的那些没有道德感的现代人堕落到了同样不堪的地步;但是,如果他遵从一向引以为自豪的道德传统,同意与美美结婚,但又该把竹君置于何地呢?
正因为大丈夫一诺千金,所以,就更不能轻言允诺。他不知道自己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