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香川又问:“是有人包坑啊,还是你自己做的活?”香川从老贾游走不定的眼神中断定,此人不像文物贩子,他必定是个盗墓贼。
老贾笑道:“您老人家在行,我也就不瞒您了,是自己做的活。”
香川摇头道:“你这话不实诚。新郑我去过几趟,自从郑公大墓挖掘之后,80年来那地方周围百里早被人挖过无数遍,不可能还有东西留下。”
老贾高兴起来,道:“说得好,您老人家当真在行,说得太好了。可是,什么事都有个进步不是?现如今科学昌明,过去找不着的东西,现在都能找到。”
香川无法相信他的话,据他掌握的情况,几年前国家文物局还曾联合河南省文物局和博物院,一起对新郑地区进行过一次深入的田野调查,未曾发现新的郑国墓葬,而这件鴞首方壶的工艺和艺术风格与莲鹤方壶惊人的相似,必定应该是某位郑国国君的随葬礼器。
威廉连忙问:“您看东西还是那么回事吧?”
香川却道:“得去问问那个姓贾的。”现在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这是确定无疑的一桩违法生意,但要了解具体情况,他还必须得问当事人。
他们来到客厅,却见老贾舒舒服服地歪倒在短榻上,睡得正香。威廉上前将他推醒,道:“你倒安心,不怕我们卷了东西走人?”
老贾一笑一脸褶子,道:“东西交到您手上了,我怕啥。丢了东西,自然会有人找您算账。”
香川问:“你是说刚才那两个人?”
老贾耐心地给香川解释:“文物局的田野调查我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那大侄子就是名牌大学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在省里边每月拿着一壶醋钱又干了好几年,弄明白了里边所有的道道,这才病退回家跟着我干。您老人家明白,要想干大事,就得下本钱,现在我们这一行也在与时俱进,都把儿孙们送进大学深造,还有野心更大的,把孩子送去跟着洋人学考古。您想想,守着一块天赐宝地,几辈子人也挖不完,能不培养人才吗?”
威廉听得来了兴致,插言道:“你们又怎么能找着别人找不到的宝贝?”
老贾把香烟夹在指尖上,烟灰燃得老长,压低声音道:“因为我们仁义。您想想,公家人小气,他们要是在谁家地里发现了宝贝,由他们开挖,最多给地主儿千把块青苗钱,而有的时候连这个也不给。我们就不一样了,用谁的地给谁钱,整万地给,您说,老百姓能不欢迎咱们嘛?”
香川问:“你们怎么能找到准确的地点呢?”
老贾道:“他们是跑腿的,大老板我也没见过。”
香川又问:“那么谁付给你货款呢?”
老贾笑道:“有时是那俩位同志,有时是这位外国友人。怎么,您老打听得这么仔细,莫不是也想买?这么好的东西,任谁看见也不会放过。我是胆小,不敢大干,要不我自己拿出去卖,得十几倍地挣钱。”
见老贾挺健谈,香川心里塌实下来。他给他们二人泡上茶,又拿来香烟,这才问:“这东西是从哪起出来的?”这是行话,问老贾东西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
老贾答道:“新郑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