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鞠场的两端各自竖起一对标杆,标杆之间相距五尺,这是所谓的球门。任何一方在比赛中将马球打入对方球门,算得一分。
比赛共分六节,每节用时一刻信香,约合现在的十分钟左右。每节都要交换场地和换马,因为马球比赛对马的要求甚高,一两匹马是无论如何也打不下整场比赛,所以,每一个参加比赛的马球手至少要准备五六匹坐骑。
代表太平公主出赛的是太平公主的亲侄子,相王的五个儿子:寿春王李成器、衡阳王李成义、临淄王李隆基、巴陵王李隆范、彭城王李隆业。
代表安乐公主出场的是韦皇后的四个侄子:驸马都尉韦捷和韦灌、韦卫卿韦睿、左千牛中郎将韦錡。再有就是崔浩。本来崔浩这个位置是韦皇后的外甥高嵩的,由于安乐公主坚持,韦皇后只好答应由崔浩上场。这样就给崔浩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人们可同地位低下的人同席而食,却没有人愿意和身份比自己低下许多的人一同游戏,更何况是如此重要的比赛,韦家的人和对阵的几位王爷也有同样的想法。只有对崔浩怀有好感的李隆基还能够理解此事,他早已知道这是慧范安排好的一步高招,为了使这场球赛输得像真的一样,一个能够把握机会得分的对手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诏书中没有公布双方的赌注,但消息在半日之内就传遍了长安,并在当晚由信鸽传至东都洛阳等地。对政治非常敏感的长安人都还记得不久前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对昆明池的争夺,也都清楚安乐公主耗资巨万建造定昆池的目的。这一次双方把自己最心爱的园林拿出来作赌注意味着什么?
安乐公主的豪赌在长安是最出名的,去年秋天斗鸡,她曾一场输掉了皇上给她的一千户封邑,赢主是相王的十七岁的小儿子李隆业。当然,这场赌赛最终把相王弄得狼狈不堪,不得不亲自绑子上朝,请皇上治其教子不严之罪,封邑也还给了安乐公主。此事的经过,说明了她在皇上面前的恩宠与大胆,也说明了她在朝中的权威有多么的可怕。不过,安乐公主也是个行事漂亮的爽快人,她补还给李隆业二十匹西凉宝马。愿赌服输,这是大唐子民应有的自尊。
太平公主则不然,她虽然也豪赌,但并不比长安城中任何一个王孙公子赌得更大,更不理智。她的赌注大小一向与她的身份相称和有节制,所以,长安城中的才智之士们认为,太平公主用她心爱的昆明池与安乐公主赌赛,一定是迫不得已。以太平公主的机敏和过去几十年来表现出的政治手段,她很清楚此时昆明池对她意味着什么,如果输掉这场赌赛,她也就赌掉了自己的一大半权势。
更有一些三省六部里经验丰富的官员、学士们认为,这一场赌赛多半是韦皇后强制太平公主所为,这也就意味着几年来的争斗与猜疑终于有了结果——韦皇后占了上风。虽然为太平公主出场的是长安城中最强的一组马球手,但太平公主为了不激怒韦皇后,可能会估意输掉这场球赛。这也使他们更清楚自己今后应当如何说话行事和站在哪一边了。
综合以上种种分析,东市和西市的赌坊开出的赔率是:安乐公主十赔七成半,太平公主十赔十一成半,赌坊提一成。
由于崔浩的加入,原本高贵激烈的马球赛就变得如同一场没有节制的混战,除去李隆基外,他的四个兄弟由于这意外的污辱而忘却了他们的初衷。当然,有意输掉这场比赛的事只有李隆基和他的两个兄长知道。
比赛在定昆池的鞠场举行。这一天,皇上和皇后亲自来观战,朝中所有的王公重臣,三省六部九寺的长官们全都到场。能够亲自到场观赏这场极有可能会具有历史意义的比赛,实在是一项莫大的荣宠,没有人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
有机会出入禁宫的贵妇们也都到齐了。这是展示她们华美的服饰和美丽容颜的最好的机会,也是传布流言与搜罗消息的最佳场所。
今天人们谈论最多的当然是这场不同寻常的比赛,以及各自所下的赌注。但仿佛所有的人都有默契一样,没有人会胆大到在这个场合谈论这场球赛的政治意义。
13
唐代马球赛的规则与现代马球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