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安庆之围(六)
鼓声阵阵,位于元兵军营正前方的红巾军军营忽然亮起密集的火把,全体红巾军犹如下山猛虎一般,扑向了元兵大营。
这一战直至天明方才止歇,宋青书以其完美的战场表现为常遇春上了最为生动的一课。如何集结骑兵、如何调整阵型、如何切割敌方阵营,如何与己方的步卒进行配合,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对时间和力量妙至毫巅的把握、对阵势和战况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份大开大阖、冷静果决的运筹取夺,甚而这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气势、细致精湛有条不紊的用兵,俱令常遇春叹为观止,心悦诚服。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果妈姑娘的地雷!O(n_n)O~
含光:身为一把剑,我表示压力很大!谁TM还记得我的专业是刺、削、截,不是劈和砍啊!
青书:…………
当天夜里,月黑风高,宋青书率一千骑兵从天而降,犹如一柄锋利的匕首直插元军大营。孛罗特穆尔与韩山童交战多日不分胜负,全军上下已是疲累不堪,宋青书率军偷袭,他一时之间竟无从反应,眼睁睁看着宋青书率队踏破他的大营,一路砍杀而来。只见为首的那一人戴着鬼面面具率骑兵队伍冲锋而来,那千人队伍方一踏入军营便好似蛟龙入海,将一切敢于迎向它的抵抗碾为齑粉。
然而,孛罗特穆尔终究无愧于他名将之名,虽然事出突然,他还是在宋青书冲入军营后不久便辨明了形势,当机立断地放弃了驻扎最前的三个元兵步卒大营,并迅速组织起了反击的队伍,向着宋青书队伍的中腹冲来。由来骑兵对阵总是正面接阵,若是侧面遇敌那便只有挨打的份。无数的元兵步卒如蚁群般向义军的马侧冲来,仿佛下一刻便能见到未曾经历过多少战阵的义军士卒四散而逃,孛罗特穆尔的嘴角不由挂起了一丝教人不寒而栗的狞笑。
却在此时,那个带着鬼面面具的骑兵首领忽然沉声一喝:“跟着我,右转!”战场之上,万马奔腾、人声嘶喊,可他这一声竟清晰地仿佛在他耳边响起。只见对方用力拉紧缰绳,身体微微向旁倾斜,整个千人队伍便好似一条蛟龙,在元兵的阵营前迅速转身。瞬间便将以侧面对正面的不利情况,转化为正面对敌的有利情势。
元兵步卒一击落空却也并不惊慌,孛罗特穆尔已亲率蒙古铁骑排众而上。两军对阵,无数匹蒙古战马沉默地列阵眼前,渊停岳峙、严阵以待。宋青书不但毫无畏惧,眼底反而瞬间爆出火花,那是浓烈的求战之意。自幼宋青书便知元军铁骑,天下无敌。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等待,等待着这一刻,与蒙古铁骑正面对撼。宋青书的心前所未有的冷静,身体里的血却又是前所未有的沸腾,只见他慢慢举起手中含光剑,高喝一声:“有我无敌!”在他的身后,有千百个声音随他一同响起,高声呐喊。
有我无敌!
求包养!求评论!求打分!满地打滚求求求!
如果条件允许,请尽量选择订阅正版!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谢谢!O(n_n)O~
有我无敌!
这士气激昂的呼声逐渐拧成一股绳,握成一只拳,每个人都随着这吼声高昂起头颅,每一匹战马都随着这吼声用马蹄踹动出闷响。这声音越来越浑厚,越来越震撼,带着一股浓烈的杀意席卷而来,直教天地亦为之震动变色。
只在眨眼之间,义军骑兵与蒙古铁骑正面对冲,好似海浪撞上了礁石,又仿佛闪电击穿长空,只听“砰”地一声巨响,含光剑迎面撞上了蒙古骑兵首领手中的弯刀,刀剑互斫带出一串耀眼的火花。那首领不过是名普通武夫,如何受得起宋青书蕴足内力的一剑,但见长剑挥下,他竟是连人带马被劈成了两半,血雨喷薄,在空中形成缕缕血雾。宋青书一击得手,身后骑兵更无畏惧,携着山崩海啸般的杀敌之气,以摧枯拉朽之势直切入元军阵营。手起刀落,枪矛直刺,一千骑兵纵骑猛进,如同一只出闸的猛虎,瞬间便撕开了元军的阵营,便好似一只铁拳,将元兵的攻击阵型拦腰截断。“跟着我,加速!”宋青书又是一声呐喊。骑兵们未及细想,便本能地跟着宋青书调转马头再度冲入元军阵营。
身披红色战袍的骑兵们拼尽全力驱策着跨下良驹,紧紧跟随着身前那个着玄色铠甲的身影。他们的队伍像是一支箭、一柄刀、一支矛,不断地切入元兵队伍,又再杀出,细致地将数万元兵逐渐分割成块成缕,最终将其彻底吞噬。马匹在飞奔,大地也在颤抖,他们粗重地喘息,战马奔跑的声音合着他们的心跳不断地敲击耳膜,好似巨大的雷声捶在胸口,让人几乎无法喘息。元兵犹如翻涌的潮水不断涌来,可他们却无所畏惧,一次次地正面迎向来敌。浑黑的铁矛沉重而锐利,借助高速奔跑的马力,只一照面便将元兵迎面刺穿;明亮的马刀轻薄而锋利,顺着去势一刀斜劈,面色狰狞的头颅便飞至半空。在冰冷的铁矛与刀锋之下,那犹如海浪般层层涌来的元兵好似撞着了坚实的堤岸,又七零八落地退去,直至再无声息。
利刃切入身体的钝响仍不断地在耳边回荡,猩红的血光在眼前逐渐蔓延,身在队伍之中的常遇春却不敢恋战,只紧紧跟着队伍,左转,提速;右转,再提速,他的控马技术从未如此娴熟,耳边再度听得宋青书的高喊,他不及思索,只本能地随声同吼:“金乌,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