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 > 第171章 两年

第171章 两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殷夫人闻言登时大怒,然而不等她再度开口,莫声谷已然抢先道:“我知道我不如青书聪明,为他着想的更不如他为我想的多。可我待他之心绝不会变,除非他先放手,我绝不会做出半点对不起他的事。所幸大哥不曾把我也关起来,我一定会用尽办法让大哥不得不放了青书。”

莫声谷这般坦然,殷夫人反倒不知该如何再劝下去,只难以置信地追问:“为什么?七弟,你可知青书也曾答应大哥,他愿永不再见你一面?既然不能相见、不能相守,又何不彻底相忘?”

殷夫人道出宋青书答应宋远桥的条件,莫声谷却并无半点意外,只沉静言道:“不能相见,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制;不能相守,是因为师门恩义重于私情;不能相忘,是因为我们心中仍然有情。”

殷夫人眼眶顿时一热,急忙转过脸去,掩饰住将要落下的泪水。她知道,她不必再劝了,任谁也劝不住他们。一切,只能交给上天来决定。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眨眼已是两年过去。这两年里,明教义军声势日盛,兵锋直逼山东。而以丐帮、海沙帮为主的苏浙义军亦是日益壮大,并于半年前杀退元廷在浔阳、洪都两地的驻军,与武当义军联手拿下江西。长江以南大半疆土已落入三方义军之手,山东便是元廷最后的屏障。这一年是至正二十一年,元顺帝自知江山社稷风雨飘摇,命威震天下的汝阳王察罕特穆尔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山东,与红巾军决一死战。红巾军自知不是元军铁骑的对手,早已传讯苏浙义军与武当义军于济宁会盟,同抗汝阳王。

殷夫人这般所言,莫声谷立时一怔。只觉恍恍惚惚之间,脑海之中有什么念头呼之欲出,却又抓不到端倪。耳边只听得殷夫人轻声问道:“青书一向机巧,为何这回回武当请罪,事情办得这般鲁莽,竟是一刻也等不及?”

莫声谷怔了一会方缓缓答道:“他是为了拦住我。”

“错事是你们一同办下,为何他却不与你商量?”殷夫人又问。

“为什么?”莫声谷急忙出言追问。他也想知道,为什么?

“因为他知道你不会听他的,他更知道你有多固执。七弟,你是叔,他是侄;你是长辈,他是晚辈。你说这件事究竟是谁错的多,谁错的少?”殷夫人走上前来深深地看着莫声谷。这一回,目光中唯有怜悯。

然而汝阳王用兵如神,率军南下后,竟是先命其子王保保领五万精兵将驻扎河南的明教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并顺势占领了洛阳。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劝少林方丈空闻禅师携少林弟子弃寺,随明教义军退走山东,却被空闻方丈婉拒。少林派只当当年蒙古军南下与宋朝交战也不曾来招惹少林,少林弟子俱是方外之人,当可免受这兵祸之苦。谁料王保保深恨张无忌逼走赵敏,捎带着将与张无忌有旧的少林派也一并恨上,一把火烧了少林寺。

少林百年古刹毁于一旦固然可惜,最教人跌足感叹的却是,经此一役,少林弟子死伤甚众,七十二绝技十不存一。空闻方丈于病榻之上获知这消息,急怒攻心竟是喷出口血来。他年纪老迈,率少林弟子一夜苦战杀出重围已元气大伤,自知纵使伤势痊愈也是命不久矣。为少林派前程计,他当下决定拖着病体亲上武当,请宋青书重默经书。

两年前,武当派传出消息,宋青书因忤逆犯上被罚面壁思过。时过境迁,空闻原以为这件事早已过去。哪知待他上得武当山方才得知,宋青书至今仍被禁足于武当后山,不得出山一步。张三丰心境空明片尘不沾,虽明知少林失了七十二绝技,武当便可一跃而上成为武林第一,却也不曾有半分歪心邪念,听闻空闻禅师的来意没有半点推脱,一口便答应下来将命宋青书尽快将当年曾背下的少林绝技一一默写出来交还少林。

宋远桥此时正坐在张三丰下首,听闻张三丰应下空闻所求,他即刻传来了负责看守后山的道童灵虚令道:“去准备些笔墨纸砚送往后山,令青书尽快将少林绝技默写出来。”

“六嫂,你不用说了,我明白。”莫声谷忽而一叹。他是七叔是长辈,积威之下,一向是青书顺着他。

“不,你不明白。”殷夫人却又摇头,“青书是你晚辈,他为什么要拦在你的前头?因为他把你看得重,把自己看得轻。”

“我也可以……”莫声谷无力地争辩,原本他是要自行回来请罪的。

“可你没他聪明,你拦不住。”殷夫人冷冷地道。“七弟,你有你为人处世的方法,这很好。做错了事,你不会逃避,这也很不容易。可你跟青书两个人办下的错事,让青书一个人扛,这不公平。你既然帮不了他,就别拖累他。倘若当真喜欢他,不如早早忘了他,或许他爹爹还有原谅他的一日。”

殷夫人的话很直白很实在,远比所谓的礼教规矩更能打动人心,可莫声谷听了却仍旧摇头。“我不能跟青书在一起,我知道,更不敢强求。因为这世间的规矩如此,因为我不能为了自己的一点私情爱欲连累青书,连累师门。可我心里想什么,若是连这也不能自行做主,那这一世为人又有什么意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