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开业大吉
完结了干货铺和种植地的事情之后,秦小西轻松了起来,这时陈杨也二人把去年私扣的1500银送到了向府,大家的手头宽裕了起来。一日秦小西和向以南上街时遇到1个小乞丐,约摸9岁的样子,看着很机灵,就带回向宅洗洗干净,才发现这孩子一头红发。所幸秦小西是21世纪来的人啥大红大绿的发色没见过,倒也没觉得稀奇。仔细盘问了一下小家伙的来路,小乞丐一边啃着王婶儿的馒头一边告诉小西他叫李朝东,父母被洪水冲跑了,没有家人。秦小西看着李朝东可怜,又寻思着向以南需要一个伴儿,这样青儿也可以多去帮王婶儿做点家务,便把李朝东留了下来。向以南当然很高兴家里来了一个小伙伴,青儿虽然也只有10多岁,但是毕竟是女孩子,不是很亲近。王婶儿和赵叔也很高兴,向府冷清了很久了,多个人就会热闹很多。何伯没有说话,但是小西看到他对自己点了点头,秦小西知道,向府总算是一家齐全了。
用陈杨退回来的钱采买了一些必要的东西,秦小西给何伯等人发了薪俸,虽然他们一再推辞,但终究拗不过小西。又过了几天,秦小西回过头来到向府的2个赚钱的店铺去逛了几圈。东城的客栈掌柜姓孟,是东城驿站主事的侄儿,虽然有些文绉绉的,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老实厚道。小西带着向以南在东城的客栈晃了几天,特别留心了出入其中主要客人的来源和他们最喜欢点的菜式。然后告诉孟掌柜把酒店的门改宽敞一点,繁复的装饰都去掉保持客栈看起来明亮大方。由于来往的客人以北方的客人居多,菜式主要着重南淮的特色菜和北方的面食,同时多备点烈酒和清茶。孟掌柜点头说是,秦老师满意地点点头,不忘记趁机教导向以南小朋友做生意要针对客户群,也不管南南是否听得懂客户群的意思。
因为城西出去多是一些风景秀丽的山水,来来往往的人以闲适的游人和一些富家子弟居多,而城西酒店就面朝西郊的太湖,平日里晴光潋滟,下雨时又山色空朦,风景百般。秦小西思考了2天后,决心停业一段时间把酒店改造一番。而酒店的王掌柜是王婶儿的表弟,善于经营,人十分的聪明,秦小西把想法告诉他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当下开始寻找木匠和花匠。按照秦小西的设想进行改造。
西涧改装期间秦小西多次和王掌柜讨论一些细节问题,事实上秦小西老师一向是比较民主的,比如王掌柜提的很多意见秦老师都采纳和应用了,但是秦老师也坚定的认为民主集中应该同时进行,民主的听取,集中的判断决策才能够有条不紊,并灌输到了向以南小朋友的心里,以致于多年之后向以南小朋友还能清楚地记得秦老师曾告诉他:“要用民主的表情去做集中的决策。”
“王掌柜,在西涧茶要用好茶,泡茶的水要用山涧清泉,价格贵点也无妨。”秦小西笑眯眯地说。
解决了陈、杨两只老狐狸之后,其他几个店铺的问题就显得很简单了。秦小西解雇了干货店的钱掌柜,另外请了一个老实能干懂干货的老头。青儿很是奇怪为什么秦小西容下了偷奸耍滑的陈杨二人,却要开除干货店老板。秦小西却反而问向以南道:“南儿,有两匹马,一匹马是野马曾经踢了人,但是你找到了一条好的缰绳把它套住,牢牢地掌握了控制权;另一匹马虽然不会踢人你能够控制他,却是一匹跑不动的老马,你选哪一匹?”
“野马。”向以南回到道,从收拾陈杨之后,秦小西处理事情都带着南南,短短1、2个月内,他懂事了很多。
“恩。”秦小西摸了摸南南的头,笑道,“做生意,就是在可行的范围之内使利润最大化。布庄是我们向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我们要紧紧控制住,但又不可以抓得太牢。经我推算,两个布庄每年可以给我带来的收入是在1800银到1900银之间,但我们不可能完全得到这个钱,它总是要被人以原因给磨掉的,与其那样,不如做个人情给他们,收买人心,这叫丢小捡大。
陈杨二人虽然可恶,但做生意的手段却比钱掌柜强很多,而且经营布庄很多年,已经有了客源和来货源,真的和他们翻脸把他们送到鑫欣布庄去,对我们的损失反而更大。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他们的弱点之后加以控制,使他们成为良驹。这叫有的放矢。
现在解雇钱掌柜,一来他确实干不好这份工作,不如让他退位让贤,二来可以由此威慑陈杨二人,给他们提个醒,三来可以暗示店铺伙计可以通过努力当上掌柜,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秦少爷,贵了会不会吓跑客人?”王掌柜有些犹豫。
“来西城游玩的多数都是城里有钱人家的人,或者外地来游玩的闲人。不是有钱就是有闲,不宰他们我们吃谁去?”掰了块五花糕给向以南,秦小西的心情很好。
“恩……”王掌柜有些犹豫。
秦小西拍了拍手,说道:“你傻呀,富丽堂皇的酒店西城有家,我们可没他们有钱。既然他们卖的是富贵,我们就卖清雅。那个暴发户不想往知识分子身上靠,哪头猪不想插上大葱装象呢?”
“哦。”青儿似懂非懂。
秦小西捏了捏向以南的脸:“南儿,你可明白?这向府以后都是你的,娘希望你好生学习。”也好解放我,让我当个米虫。秦小西心想,但是没敢说出来。
“恩,孩儿明白。”向以南重重地点点头。
过了两天,秦小西又气喘吁吁地爬上西郊的青云山,找到了给向府种植干货的几个老农。经过一阵商谈,秦小西决定把向府在青云山的几块地分给几个老农种植干货,每年按照供货的斤数还有品质的好坏收购付钱,而不像以前那样不论干活发放一样的薪水。同时也鼓励他们多在山里找些难得的药品补品,向府一率给于好价格收购。几个老农想了想,同意了秦小西的提议。
之后,秦小西又找来干货店的几个伙计,让他们分成2组轮流到紧缺南淮特产干货的地方走一圈,一组走东南,一组走西北。每找到一个新的客源,以后每笔走货可以给于净利润的5%作为奖励。这些伙计听了之后当然高兴非常,几个人私下商量了下,分了人头各自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