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正午之石
望北闻言笑了起来,手指轻轻一松,桃花便落入尘土:“想不到向兄弟竟然是爱花惜花之人。只可惜,这次的实践课并不是一场有趣的对抗赛。”
“对我来说,能破解小西的题才是最重要的。”向以南并没有结果望北的话,而是自顾自的说道,“相信望北兄也不会轻易妥协于主教的题目之下吧。”
“说起来是有些跃跃欲试的感觉呢!”望北摸了摸下巴,于向以南相视而笑,只是李朝东明显的看到,他们两人的笑意并未到达眼底。
“以南,已经巳时了。”李朝东适时地插入两人的交谈,并指了指书院门外的日晷。
向以南点点头,顺着李朝东的手看向日晷,眼睛突然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光。李朝东见向以南默不做声地走到日晷旁,也慢慢跟了上去。
寒山书院春季野外实践以班为单位分成了两个队,而题目却只有一个,与前一次大不相同。李朝东一边听刘政的安排,一边看了看望北又看了看向以南,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两个人隐隐带着一丝火药味。
“这次实践课的题目,是掌教出的。没有内容,没有提示,没有方法限制,但是不能用工具。时间为一天,也就说,当我宣布题目开始这个比赛就已经开始进行。明日的这个时候,我希望看到大家的答案。注意,这次的实践,虽然是清风明月两个班共同行事,但是掌教也会参加。因此不管哪方先到达,都算掌教输;如果没有一个人找到答案,则算掌教赢。好了,下面我宣布一下掌教留下的题目:
‘若问初始行,遥指日之影。半部春秋天,今岁今宵尽。
抚琴渐无声,何处觅知音?孤鸿归来处,绝地又逢君。’
现在开始,春季实践课正式开始。”
这不过是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的一个很简单的日晷。像是经历了很长的风吹日晒,已显出一些龟裂的细纹。李朝东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并不觉得这个日晷有什么特殊之处能够让向以南看得津津有味。
向以南看到李朝东困惑的目光时,笑着解释道:“这个家伙叫日晷。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一个时辰。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这个我知道。”李朝东听到向以南的解释有些莫名其妙。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向以南接着说道,“小西留下的题目开头一句是:若问初始行,遥指日之影。意思就是答案的去向就是正午时刻日晷的朝向。”
“啊!原来如此!”李朝东高兴的说道,周围的几个学员也纷纷朝向以南投向赞赏的目光。向以南点点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视线与望北擦过时,嘴角勾出了一个浅笑。
刘政话音刚落,一些性急的孩子已经三三两两的离开。而留在原地的,除了低声讨论着这次古怪的实践课,更多的则是把目光投向了站在古树之下,一言不发的向以南和望北等人。刘政走过向以南的身边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这个题目是秦小西在离开之前留下的。向以南对着刘政微微一笑,目送他的身影渐渐走远。
已经是四月了,书院四周的桃花开出一片灿烂的红云。清风抚过,落英片片飞过向以南的发梢和飞舞的衣角,勾出一道思念的痕迹。
秦小西,小西,小西……如今已是四月末了,不知你六月能否回来。向以南心中默念着,暗暗捏紧了腰间的吊坠。
剩下的学员看着向以南几人久久不曾挪动身影,心中已经有些按奈不住,又磨磨蹭蹭了些时候,见那几人依然站在树下享受春风,便又走了一大半。望北顺着纷飞的桃花看着望向远方出神的向以南不禁皱了皱眉头:“向兄弟莫不是以为看着桃花片片便能得出谜题的答案吧?”
向以南回过头,看见望北拾起一枚桃花,拇指和食指□□着花瓣:“那么望北兄莫非以为为难一枚桃花就能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