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人性七论 > 第24章

第24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麦克米兰出版公司,纽约,1953年;自由出版社,纽约,1965年.斯金纳的乌托邦式的小说《沃尔登第二》(WaldenTwo)

,麦克米兰出版公司,纽约,1948年,和他的《超越自由和尊严》(BeyondFredomandDignity)

,伦敦,1973年;

--146

041人性七论

(页445)。

只要这种控制对不同的个人与机构区别对待,就不会出现专制统治的危险(页440-446)。

这个含糊的纲领,听起来有些幼稚的乐观,然而它对个人自由的任意否定则又包藏祸心.斯金纳的主张在他的小说《沃尔登第二》(WaldenTwo)中表现得略微清楚些.在该书中,他塑造的理想社会把成人教育暑期学校的强烈求知气氛同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制度结合了起来(因为有一位智者设计了这个社会,他使这里的一切从一开始就按照“正确的”行为主义原则作了安排!)。但是斯金纳的乌托邦,同柏拉图的一样受到非议.一种文化的设计者按照什么基础来决定对大家来说是最好的东西?

怎样才能防止他们滥用职权?

纽约,1972年,概述了他的理想的社会以及他认为我们能够达到理想社会的途径.哈维.惠勒(HarveyWheler)

编辑的《超越惩罚的社会∶操作条件和政治概况》(BeyondthePunitiveSociety∶OpCerantConditioningandPoliticalAspects)

,是一本对斯金纳的思想进行批判性评价的文集,伦敦,1973年.对自沃森(Watson)

尽管斯金纳提到对专制统治采取防范措施,但他在政治上看来却是很幼稚的.他的“设计一种文化”和“人类产品”这种用词,表明他作了这样一个十分可疑的假设∶造就某种理想的社会和个人,应当是社会改革的目标.一种重要的可供选择的观点是,社会改革的目标应当完全相反——消灭造成贫困、疾病和不公平等人类不幸的具体原因;企图按照某种蓝图来制约人民,也就是侵犯了个人选择的领域.[这就是波普尔(Poper)在对柏拉图批判中对“乌托邦”和“零打碎敲的”社会设计所作的区分,这一点我们在前面第3章中已

--145

人性七论931

经提到.]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接受斯金纳关于个人自由是神话,因而不重要的判断.这方面涉及到一些直接的实际问题,因为以斯金纳的条件作用原则为基础的行为疗法,已经在一些地方被用于治疗神经病和改造罪犯.然而,假如病情不是肉体的,而是按照某种标准衡量是“反常的”或“不正常的”行为方面的,那么人们究竟什么时候才有权试图对别人的行为加以制约呢?人是一种生物,他的行为是由可辨认和操纵的原因引起的.因此,对人采取的纯科学方法如何同普通假设结合起来,这方面存在着深奥的问题——事实的、概念的和伦理的都有.根据这种普通假设,我们把自己的同胞看成理性的人,他们对自己的有意识行动负责.斯金纳的假设认为,这二者是根本不相容的,后者必须服从前者(页449)。但这只是由一位具体的心理学家提出的教条的、未经评判的见解.如果我们因此而不从实验心理学寻求对人性深刻地理解,那将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E基本文章∶B.F.斯金纳(B.F.Skiner)的《科学与人类行为》(ScienceandHumanBehaviour)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