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160
451人性七论
理论最无力的部分之一,而我们又不能同意斯金纳对这种假设从根本上加以否定的做法.洛伦兹是否找到了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正确中间道路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驳倒他所用的内驱力和本能这些概念.现在他用内驱力这一假设来解释某一特定物种具体的固定行动模式——如欧椋鸟捕捉苍蝇这一固定动作时,这种假设似乎得到了明确的验证.我们可以确定,某一特定的行动模式是先天就有的.这表现在,在相关年龄和性别的物种中,所有正常的个体尽管没有事先从其他个体、或试验与错误中取得经验,都会作出这种行动.假如我们发现,通常引发这种行动的刺激并不总是产生相同的效应(如交配行为随季节不同而变化)
如果我们根除了攻击性,也许同时把许多高级形式的进化成果也加以破坏.然而,洛伦兹在他的最后一意里表明了乐观的情绪.他认为,“理性能够而且将会在正确的方向上对选择产生影响”
(页258)。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攻击性的自然原因认识越多,就越能采取合理的步骤对它加以纠正.自我认识是拯救
--159
人性七论351
的第一步(这又同弗洛伊德、萨特和苏格拉底的看法如出一辙!)。下一步则是使之升华,即以无害的方式将攻击性引向取代的目标(页240)。我们可以摔碎廉价的陶器来发洩自己的愤怒,我们可以把群体间的竞争导向集体比赛.我们必须通过促进不同民族、阶级、文化和党派之间的个人了解而消除人群之间的猜疑(页243-4)。
他对这种热情的存在是这样解释的∶它是从我们史前祖先的群体防卫反应进化而来的(页232)。
--157
人性七论151
诊断E“威胁人类灭绝的一切重大危险,都是概念思维和口头讲话的直接后果”
(页204-5)。因此我们最大的天赋是那些十分混合的造化.人是一种杂食性的造物,肉体上相当虚弱.没有巨大的爪、嘴和牙.因此在手无寸铁的搏斗中,一个人很难杀死另一个人.因此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必要形成各种制约机制,来阻止猿人互相搏斗.那些装备齐全的食肉动物有这种机制(页207)。但其他动物却没有.这就说明为什么鸽子这一和平的象征,却能不受阻拦地把关在同一笼子中而无法逃脱的另一只鸽子啄死(《所罗门王的戒指》页184)。但是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却使我们掌握了人造武器——从史前祖先的棍棒和石块,到历史上的弓箭和刀剑,直至今天的子弹和炸弹.屠杀潜力和制约因素之间的平衡受到了破坏(页207)。因此洛伦兹解释说为什么人是热衷于大规模屠杀同类的唯一动物.众所周知,在控制人类冲突方面,呼吁实行理性和道德责任是完全行不通的.洛伦兹是用这样一种理论对此加以解释的∶攻击性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就像弗洛伊德论述的本我中的本能一样,它总是要寻找一种方法发洩出来.单有理性是无能为力的.理性只能设计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目的则需用其地方法确定.理性只有在某种本能动机支持下才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页213)。因此,洛伦兹同弗洛伊德一样,认为通过进化注入我们之中的本能与文明社会必不可少
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热情用于对各国人民都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业方面去——如艺术、科学和医学(页24-9)。
最后,洛伦兹声称对人类的幽默感抱有很大信心,认为这种东西可以增进友谊,抨击欺骗,缓和紧张关系,而不使它失去理性的控制(页253-7)。因此,幽默和知识是文明的两大希望.通过这种方法,他看到了希望,认为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我们的攻击性动力可以减少到能够容忍的水平,而不会打乱它的基本功能(页257-8)。
批评性讨论E洛伦兹的理论是有说服力的,因为他似乎把弗洛伊德的洞察力和斯金纳在科学上的严谨性结合了起来.然而,对于他的人性论和判断还会提出一些重要的疑问.除非我们是动物行为的专业研究人员,否则几乎没有资格来讨论洛伦兹理论的具体细节.他对某些物种的一些事实方面的主张——如老鼠的所谓“血腥群战”
(blodymas-batles)
——已经受到质疑.当然,这里我们需要有经过验证的论据.我们不需要离开自己的坐椅就可以开始讨论的,是他提出用本能或内在动力来解释行为的这种方法论.我们发现,这是弗洛伊德
--158
251人性七论
的道德约束之间存在着冲突.他推测说,在人类以前的群体里,一定存在一种谴责部族内部攻击的原始道德(页215-16)
,因为任何一个内讧的部族,很快就会在同其他部族的竞争中失败.但这种竞争压力却产生了一种攻击其他部族的本能.因此,我们的武器技术远远超过了制约这些武器使用的适当本能的缓慢发展速度,因而我们处身今天这种十分危险的局面,既有力量摧毁世界,又有在某种形势下这么做的意愿.
处方E假如攻击性真是我们生来就具有的本性,那么人类似乎就没有多大希望.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仅呼吁实行理性和道德是毫无用处的,而且假如我们企图消灭一切挑起战争的刺激因素的话,那么内在的动力仍将寻求发洩之途.从理论上说,通过有意识的优生学办法对人类生殖加以控制,我们可以将这种攻击性根除.但洛伦兹认为,即使这样做在道德上和政治上可行的话,也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攻击性的动力对整个人性的构成有多大的重要性(页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