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生产和厉行节约,一方面着手建立自己的财务.首先是清理和集中各单位的资金,用以兴办经济事业,增加财政来源.记得我们刚进入哈尔滨时,针对当时物价飞涨和财源枯竭的严重局面,采取了许多应急措施.为了掌握市场动态,每天都有市场方面的情况简报.那时管财经的同志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研究简报,以便了解情况,采取对策.为了筹集必要的资金,也开始搞商业,如开办松花江银行,进行贸易活动,一个月的利润就高达10~20万元.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开源节流,以增加收入,为恢复生产和开展对外贸易准备必要的资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外贸工作的开展,财政经济形势也在逐步好转.根据支援战争的需要,我们又着手进行统一财政的工作.1947年8月中旬到9月下旬,东北行政委员会在哈尔滨召开东北解放区财经会议,有各省主席、财政厅长及各有关系统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会上由李富春代表东北局做报告,我和叶季壮作了发言,各省作了汇报.最后由富春做了总结.会议通过了东北财经工作的总方针和总任务,制定了1948年经济建设计划.会议号召东北各级党政军机关加强对财经工作的领导,由分散转向统一,使财经工作能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把统一观点、群众观点与发展观点贯彻到财经工作中,以体现“发展经济,支援战争,依靠群众,军民兼顾,统一筹划,分工负责,精密计算,结成整体”的财经工作方针.我们首先统一了北满7省的财政.到1948年6月,南满3省也统一进来了.财政的统一,对于支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对于最后集中全部财力、物力支援辽沈战役,起到了十
--560
—835—王首道文集
在开展外贸工作方面,始终得到陈云的热情关怀和支持.如他到图们、大连和朝鲜了解情况后,在准备和肖华赴南满的前一天,即1946年11月20日,曾亲笔写信给我、叶季壮和邵天同志,对于用500吨麦、200吨肉类同苏军管理的大连换取食盐、火车零件等问题,作了详细而明确的指示.
四、建立健全财政经济体制,逐步加强和统一财经管理工作
东北的财政经济工作机构、工作体制,也是根据发展生产和支援前线的需要,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健全起来的.东北统一政权机构正式建立之前,在东北局领导下,就已成立东北银行、东北军区军工部、东北铁路管理总局、东北贸易总公司等机构,分别由曹菊如、何长工、伍修权、陈云、李富春、吕正操、叶季壮等负责或兼管.当时为了解决军队的供应和工作的需要,主要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依靠清理没权敌伪物资,以供一时之需.为此,各省、市、县都成立了“敌伪物资清理委员会”
,负责清理敌伪储存或散失在各地的武器、弹药、粮食、布匹、运输工具等.二是辅之以发行纸币.发行纸币开始也是各地根据需要自行办理,并没有统一的计划管理,可以说这只是一种临时应急措施.如当时在沈阳,有时一次就从关内调来上千名干部,组织部门就要临时多方联系,想各种办法解决他们的吃饭、穿衣、居住问题和必需的办公用具.实际上财政经济工作尚处于初创阶段,并无可靠的财政来源,只能采取分散自给的方针.这样就免不了会遇
--558
—635—王首道文集
到种种难题,如收支脱节,入不敷出,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物资极度匮乏,人民群众的正常经济生活没有保证.当时我军各部队正在东北迅速展开,接着又面对国民党的进攻,须进行频繁的流动作战.这就根本谈不上建立正规的财经工作.当中央号召“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以后,随着人民政权的巩固,财经工作才得以逐步走向正轨.东北的财经工作,开始由东北局财经委员会领导,它是党政军民统一的财经行政机构,对外称“财经办事处”。
1946年8月,新成立的东北行政委员会设置财政委员会,由陈云任主任,我们都是在陈云具体领导下进行工作的.1947年1月中旬,举行东北第一届财政经济联席会议.我在会上做了《目前财经工作的方针与任务》的报告,叶季壮同志做了《关于金融贸易问题》的报告,李六如同志做了《关于财政问题》的报告,林枫同志做了《关于政权改造与生产问题》的报告,彭真同志做了《关于工业建设问题》的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东北解放区着手建立财政经济体制的开始.这次会议前后,预决算制度,对内、对外贸易制度,经济计划制度等都在逐步制定和完善起来.1947年4月,又设置了东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办事处,由我任主任,叶季壮、吕正操、李六如任副主任.此时,我们面对的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敌伪物资已经用尽,货币发行平均每人在1300元以上,已经达到饱和.而且商业不活跃,工业未恢复,人民生活仍然贫困,群众负担已不能再增加.当时又是战争环境,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因而包括东北各省在内,财政赤字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为此,我们一方面大力抓好恢复
--559
东北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建立及财政经济工作—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