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656
今年是中原突围40周年.对于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我认为要从当时全国斗争的形势出发,从战略上去认识.1946年4月,国民党在中原军区周围部署了30多万军队,企图一举围歼我军.根据党中央的命令,中原部队于6月26日举行了突围.突围是分三路走的:一路由李先念带领到了陕南;一路由王震带领回到了延安;一路由王树声带领到了鄂西北.此外,皮定钧带一部分人掩护主力突围后,向东到了苏皖解放区.这次突围战斗是十分艰苦的,我们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部队也受到一些损失.但从全局来看,从战略上来看,突围的意义是重大的.它粉碎了国民党围歼我军的阴谋,证明我人民解放军是不可战胜的;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支援了其他战场我军的斗争.由于中原解放军牵制了国民党的30多万军队,使它不能将大量军队调往华北、东北,这就为我们在东北的发展争取了时间.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党在华北、东北的发展,对3年自卫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才有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有了辽沈战
--654
—236—王首道文集
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而这些胜利,与中原解放军的战略坚持和胜利突围是分不开的.评价中原突围,应从整体上去看,要认识它的战略意义.中原突围是全国解放战争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能孤立地去看.全国的解放战争就是这样,有胜有败,有得有失,我们在这里遭受一些损失,而在那里却取得了胜利.中原突围也是如此,中原部队吃点苦头,遭到一些损失,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在华北和东北却得到了大发展,后来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可以这样看,没有中原部队在中原吸引大量敌人,我军不可能迅速地在华北、东北和全国取得胜利.因此,我们应当肯定中原解放军在中原地区坚持斗争和胜利突围的战略意义.
(原载《河南党史研究》1986年第3期)
经济效益如何?还是无从把握.原因何在呢?除去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外,从领导艺术方面来讲,就是由于没有真正弄懂一个领导干部尽管有较高的水平,但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只能促使他们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领导才干,绝不能用许多具体事务加重他们的负担.作为领导者自己来说,则应善于掌握全局并注意发挥下一级领导的积极主动作用.如果不分轻重缓急都要事必躬亲,就像人们所常说的那种
--652
—036—王首道文集
“手工业的方式”
,则只能事倍功半,不会真正做好工作.为此,我们无论在考核领导人员的领导水平方面,还是在选拔人才、使用干部方面,都应该着眼于他们有无提挈全军、总制全局的才干,而绝不能苛求他们有什么非凡的精力或超人的本领.据说,有些专家认为,任何一级领导人,他所直接领导的部门,也可以说他所直接领导的人员,只能是十几个,至多二十几个,再多了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力不从心的现象.也有的专家认为,就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来讲,需要做的工作,完成的任务,达到的指标是多方面的,但要求这个地区或这个部门的主要领导者必须负责的,只能是其中最重要的,最带全局性的关键的几项,绝不能一揽子都加在这个主要领导者身上.只有如此,才能使这些领导同志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认真考虑全局性的、方向性的根本大计,以更好地不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开拓前进.我认为这些主张很有道理.要做好领导工作,还必须做好服务工作.服务,就是要为下级提供和创造工作的条件,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此外,还必须注意掌握信息.信息不灵,不了解情况,是根本谈不上领导的.总之,有关领导艺术方面的问题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我这几点议论只不过是提几个简单的题目,希望各行各业的同志们都来关心这方面的问题,以切实提高我们的领导艺术水平,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655
为发扬民主和健全法制做出积极的贡献—36—
为发扬民主和健全法制做出积极的贡献
1986年8月
《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1986年法制知识竞赛已经胜利结束了,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发奖仪式,并听取了杂志社负责同志的汇报,对他们在普及法律知识、调动广大群众关心国家法制建设积极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甚感欣慰.当然,这对于《民主与法制》说来,不过是他们参与的一项社会活动,但是仅从这一方面,也可看出刊物的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果就刊物本身来看,几年来,他们在宣传法律知识,反映群众呼声,交流司法工作经验,探讨法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等许多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作为本刊顾问,我虽然为刊物做不了多少工作,即使想发挥一些作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我还是满怀热情地支持他们,渴望他们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民主与法制,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说来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已越来越得到各级领导和各方面人士以及广
(原载《学习与研究》1986年第7期)
--653
中原突围的伟大意义—136—
中原突围的伟大意义
198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