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联想到半刻钟前才得到的消息,席霜在心中偷笑两声,那位皇帝陛下倒帮了她不少忙。
穆西身着素雅的珠灰色的直裾深衣,腰束博带,垂下的丝络上只系一明净通透的温润玉珏,衣裾渺渺,广袖轻舒,闲步一般登车,重兵包围下不见半分局促,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凤眸微微扫过銮舆下那些精兵,她对着旁边的姚浠微微颔首。
浩浩荡荡的队伍由安化门出城,车中女子端庄从容,一路行来从未开口。
第二天,宫中得到穆西等人加紧赶路已行至安平郡的消息,回来禀报的人甚至连颜小姐戴上幕离遮挡以遮挡途中灰尘这样的小事都没有漏下。
另一方面,东宫张灯结彩,丽端殿上下喜气洋洋,虽然只是迎娶侧妃,作为册礼之后唯一不用搬出东宫的亲王,未来的地位已是明摆在那里。
然而在那之后,端帝的身体似乎一下子好了起来,精神甚至比从前更好,时光荏苒,人们似乎都忘记这位坐在龙椅上的九五之尊已是风烛残年。
仿佛只有当事人觉得时间已不够用,老人在心中感叹,他在姚浠的搀扶下向前走去,在龙椅上坐定,挥手示意正准备下去的姚浠就站在旁边,待百官行完礼,端帝对一旁的内侍使了个眼色,“宣。”
“……皇长孙仁桓基孝而克忠,义而能勇……一人元良,万邦可定……为睿王,册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稍显尖利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当备礼册命四个字传来时,一群人正欲行礼,却又听见下一条关于封王的旨意。
册封皇长孙姚浠为睿王,太子庶子姚澈为诚王,太子庶子姚渝为淳王,另册行走东宫的襄亲王之子姚潜为安郡王,世袭三代。
欢庆之余,许多人都忽视了这喜气之后的真正含义。
十日之后,庄月罗出嫁,为淳王妃。
又五日,端帝病重,太子监国。
半月之后,病入膏肓的帝王驾崩。
还未从一连串喜事中恢复过来的臣子们又开始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太子毫无悬念的即位,先帝宽厚爱民,遗诏中特意提到天下吏人,三日释服,大宣立国以来最短的丧期为景帝定下的三十六日。
又下旨颜穆西前往岚山祭祀,赐亲王銮舆,即日起程,不得停留,睿王送出城三百里,送完之后即刻回宫。
睿王侧妃三日之后入宫,即日准备,不得怠慢。
一道接一道,将朝臣砸得头晕目眩,等他们回过神来,已经散朝。
这时早先告退的姚浠已经到了颜宅之前。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席霜竟在一干守卫中看到不少熟面孔,她撇了撇嘴,真是小瞧人呐,不过端帝将一众亲信派给自家小姐,似乎没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