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这话我怎么听都倍儿别扭,我哪像西门庆?”夏小辉假怒状推搡着班亮——这是书记不在的时候。只要往班亮身边一凑,便会招来班亮白雪巴人式的言语。书记一出现,二人便会停止一切嬉闹。
所以,仅几天下来夏小辉与杜丽萍如影相随的来来往往已不再避讳大家。
在恰逢又一处工地上停电之际,实习内容便改为计算数学题——求一段已知圆弧的圆心点,聊以打发时间。而此处打桩不成,又转到另一处灌注桩工地现场,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刘教授身后,能记录的也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工地参观什么,就连机械型号都跃然纸上,到写报告时终究会有多少能派上用场,暂且不论。那份虔诚的心唯有落在纸上的文字能证明,这也是态度端正的日常表现之一。
雨总会断断续续地出现,还未进入天津的盛汛期,便已如此,所以当最后一天实习又赶上从凌晨开始的雨后,9点钟时到场的同学至少缺员了三分之一。尽是回学校住及家在郊区的,夏小辉未见到杜丽萍班亮,情绪也如这阴沉的天低落到了极点。刘教授对实习的总结评论,夏小辉一个字都没记住,反正写报告时有杜丽萍班亮费小梅李娅四位每学期学习成绩总排名轮流夺冠的现成报告做参考,重新拼凑加工后便是一份质量上乘署名夏小辉的实习报告。夏小辉早已总结出了经验:有杜丽萍与班亮在身边,一切难题何足惧哉?
是在雨中开始,却也在雨中结束,不同的是结束时夏小辉孤单一人离开了实习工地。
沿甬道延伸开去的依旧是这种高大的树木,而每一处厂房近前又有藤萝之类的缠绕。绿色与工厂这么和谐地揉捏在了一起,竟毫无突兀之感。
会议室中,刘教授与即将要参观的在建厂房的项目负责人攀谈着。
工程才进行到灌注桩基础的进度,现场很泥泞,只是站在基坑之外远远地看着,听负责人侃侃而谈——从现场正在工作着的设备一直讲到钢筋直径水泥标号。
接连两天沈歆都想找机会约请纪萍,怎奈纪萍总会让自己身处陈映虹李娅韩芳的包围中,即使在路边等车也会有韩芳的陪伴,何况在车上。沈歆只是配角式为纪萍韩芳调节着气氛,而自己又先于他们下车。如此,不知道自己在今后几天里是否还有机会。纪萍呢,总是忽闪着比嘴巴还大的眼睛在工地上紧跟在刘教授身后仔细地做着笔记,在路上只要一挽住韩芳的手臂便如南北磁极相遇般地分扯不开。无奈中的沈歆也仅剩眯眼相向了。
杜丽萍已觉出自己期待见到夏小辉的迫切心情无法言说,夏小辉私下的举动彻底颠覆了曾经对他的印象。凭心而论,还是喜欢现在的他多一点。如此下去又该如何掌控?他真的就如同一条诱惑你的蛇。期盼已久的终于得到了,却又陷入些微的恐惧中。有期盼在,相见后脸上无法不花样地绽满笑。此时的夏小辉个子也不矮了眼睛倒小得有神了。众人面前,二人一如先前的距离——其实也仅是掩耳盗铃罢了。这样实习的日子飞般地过,仿佛天地行人都加快了向前的节奏。
第三十三章无约而至
“纪萍呀,你同学来了。”妈妈开了门便大声冲才吃过午饭不久正躺在床上假寐的纪萍说,一边热情地招呼着门外的人进屋。
会是谁?纪萍并未与谁在放假前相约,竟然是陈映虹、韩芳,后面居然还有沈歆,他站在那故做深沉的样子有些滑稽,凭自己如何想像也不会料到这三人会相约而来。大家落座,妈妈端上了水果盘,与大家寒暄几句便出了门。几个人说笑间多了份随意,总感觉今天的沈歆不比往常在学校那么活分,言来语去间少了敏捷,一下子如此斯文起来倒让人不适应。
“你干看着干嘛,吃瓜。”纪萍递至沈歆手中一块,而陈映虹韩芳早已自顾自地吃上了。
“咳,这怎么说的,还用让。”沈歆抛开已不自在地拿捏了好一会的架势。
几次忘情的投入后,杜丽萍的脖颈间留下了夏小辉的吻痕,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对夏小辉约法三章:不许玩命得像狗啃骨头,不许再吮吸,不许……。终究都被夏小辉吻乱了章法,倒是警醒着不让杜丽萍落下太多的痕迹。
每天回家的路上夏小辉都凯旋如打了胜仗的将军似的。
连日来夏小辉较以往多了笑与话,几次招惹班亮后,班亮嗔怒地问:“又到发qing期了,看样子?”
“让你说对了。”
“悠着点儿,别一不小心像西门庆似的脱了阳,凭你一身驴工夫也照样把命搭上。这回是真正的珠联璧合。”班亮取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