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明珠暗投蒙尘光
嫣儿原是拿这琴曲的名字添个彩头,却不想她如此精通乐理,一语道破了曲中内涵,只觉得脸上滚烫,一路绯红烧到脖子中,放了琴只来红了脸只道,“你哪里是个都人之女,分明就是个女学究。自己往这艳诗秾词上套,还回头来打趣我。”
凤花拍手边笑边躲道,“有的人怕是被说中了心病,狗急跳墙的乱咬人。”
闹了一会儿,嫣儿伏在床边休息道,“我家中还有个小妹,今年只有十岁,却十分的聪明,自幼便极通音律,这一曲《月出》你若听她奏过,定然觉得是天籁一般。我看你的资质也不比我小妹逊色,不如拜我为师来学琴吧。”
“这曲子就不错,”凤花点点头,轻声道,“就不知道难不难。”
嫣儿低头沉吟半晌,道,“难倒是不难,说起来还是我的老师交给我的第一首曲子呢,就是曲子过于凄婉伤心了些。你这般豆蔻年纪,何必学此伤心之曲,不是福寿之意啊。”
远远听着外面似敲了三更的坼声,凤花想起了白日的情景,不知不觉的叹了口气。嫣儿却低低的问,“还有没睡么。”凤花歉然道,“听得外面雨声淅沥,有些睡不安稳,定是吵着你了。”
嫣儿却道,“我也睡不踏实呢。”顿了顿,掩不住一丝忧虑道,“你说,明天晚上还会下雨么?”
凤花心里叹了口气,口中却道,“应该不会吧。”
“最好别下了,”嫣儿苦笑,“不然这一个多月的辛苦就要白费了。”
凤花怔怔的瞧着窗外,“都下了这一夜了。明日就算不下,池子里的水也该积了多深。”嫣儿也静默下来,隔了许久,忽而轻轻笑道,“原来你也一样紧张。”凤花只是不作声,久久方道,“有些事情,我们尽力去做了。成败胜负,就听天命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凤花平静道,“更何况世上之事,不如意的十之八九,世人都有心事,又何来许多开心。”蓦然想起上一世的恋人,不知后来是否得知自己的死讯,又是否能淡淡想起曾经那个温婉女孩时有半分心痛。数年之恋,对伊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对自己,却已是两世的刻骨铭心。
嫣儿眼中亦多了一丝伤感,侧头沉思了一会儿,再望向凤花时,面上喜乐如常,“就依了你,还不快磕头拜师。”
中秋节。白昼里整日只是下雨,分外阴沉的天气,丝毫不见太阳。瑟瑟秋风而过,吹的檐头铁马乱响,雨珠滴答敲在汉白玉的丹陛上,分外让人觉得寒意。不料到了日暮时分,阴风却渐渐散了,雨帘依然未断,天际晕开了层层光亮。月儿还未破云而出,尤有些浓云障着,影影罩罩看不清形迹,只有那晚风薄寒,吹的人微微一颤。
快到了传晚膳的工夫,雨终于停了。一干入宫贺节例的亲顾大臣、皇室贵胄此时都在慈颐宫的花园里候着闲聊,虽然刚刚都已谒见完太妃,然而圣上没传下旨意来,谁也不敢擅自离开。
嫣儿听她这般说法,心下略慰,从被下握了握凤花的手,笑道,“今晚左右都是睡不着了,不如我弹个曲子给解闷吧。”说着嫣儿便掀开被子,起身去开箱子。
凤花与嫣儿相识这么久,竟从不知道她雅擅抚琴。此时看她取出的那把琴,看上去有些年头了,琴身只是鸦黑的色泽,不见一丝光晕,冷冷的如同一块黑缎。取出箱笼时,琴板轻轻碰到箱盖,便有低沉的翁翁声,足见是上好的桐木所制。嫣儿略调了调弦,挥手轻拨,琴弦铮的一响,雨幕中听来,别有一番清丽动人。
凤花倚在榻上,歪着头看她抚琴。嫣儿原是此中好手,久不弹琴,虽然有些生疏,只是略一拨弄,潺潺曲声便从指尖泻出,时而松涛阵阵,轻舟渐远,时如暮鼓江岸,云开雾散。一曲既终,如回风流月,而萦心间,凤花早已听得心驰神往,久久方才回神问道,“这是什么曲子?”
“《月出》,”嫣儿顽皮的笑道,“咱们为这雨烦忧了一夜,不如弹个曲子拨云见日。”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凤花也是微笑,“凉爽秋日,娘娘心中却起了思春之意,还拿拨云见日搪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