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登高者,望远
邱绪峰不说话,先是饶有兴趣地看了夏想一会儿,又意味深长地笑了:“夏处长,我就发现,你确实不简单,走到哪里都能成为各方势力的焦点……”
夏想就笑:“邱书记的话可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我现在受了冷落,你还说笑,不够朋友。”
邱绪峰哈哈一笑:“别的不说,你的性格我还是了解一些,有什么打击和冷落能让你沮丧过?这也是我最佩服你的地方,总能找到平衡点。”停了一停,他不再绕弯子,直接说出了来意,“我来找你,有两件事情和你说一说。”
叶石生的心思在一瞬间转了无数圈,最后却又冷静下来,决定还是小范围内召开一个会议,先探探大家的口风再说。毕竟燕省一向保守惯了,他一个人想要推动改革,也是独木难支。
夏想还不知道因他引起的第二轮较量已经开始,易向师也确实是找到了一个由头,借机对叶石生发难,倒也不是他真的要和叶石生解决私人恩怨,而是易向师确实是对燕省的保守和落后不满。他感觉燕省就如一艘腐朽不堪的大船,锈迹斑斑,却没有人主动修补,只管勉强摇摇晃晃地向前开。
其实燕省有许多优势可以利用,但每一任书记和省长都非常保守,除了会大兴土木之外,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几乎从来没有成功过——不是不能成功,是不想成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正好借此机会,易向师想敲打敲打叶石生,看他有没有胆量在燕省推行改革试点。当年跟他辩论时,叶石生可是慷慨激昂得很,到地方上做了几年省长之后,反而变得无声无息了。
对于上层的考虑,夏想接触不到,就算知道也没有什么用处。他现在除了处理信息处的工作之外,就一心扑在钢厂和药厂的遗留地皮上,眼见快要过年了,市里年前也要定下来地皮的归属,不能马虎。
中午,夏想请胡增周在森林居中吃饭,楚子高亲自作陪。兴致颇高的胡增周没有暗示让楚子高离开,而是谈兴颇高,和夏想、楚子高海阔天空地聊天。
楚子高岂能不认识燕市的新市长?虽然有点诚惶诚恐,不过因为夏想的缘故,他现在也见多了省市的高官,倒也能坦然应对,给胡增周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周一一上班,夏想就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外经贸部日前召开一次内部会议,就全国的经济形势作了报告。会上,易部长亲自发言,逐一点评各省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对西南和西北几省的发展提出了表扬。同时,对燕省的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产业的结构不合理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当然外经贸部对燕省没有管辖权,提出建议也是业务上的指导,而提出的批评也正是燕省落后的产业的弊端,可以说一针见血,极有借鉴意义。外经贸部的内部会议对燕省的决策不会有任何影响,但一般会上报给上级,请上级过目。
本来一般各部委主管的行业,对各省都会有批评建议,但外经贸部选择的时机非常敏感。叶石生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易向师故意向他示威,当即打电话给易向师,亲自和他理论一番。结果当然是谁也没有说服谁……
快下班的时候,夏想意外地接到了邱绪峰的电话。
邱绪峰人在燕市,办完事后想要和夏想见上一面,问夏想是不是有时间。夏想微一思忖就点头答应了。邱绪峰现在和他关系有越走越近的趋势,是个可以合作的朋友。
因为正赶上吃饭时间,二人就相约在东坡食府见面。东坡食府离市委不远,离省委却有一段距离,夏想就开车前往,走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才到。
邱绪峰已经要好了雅间等他。
邱绪峰热情地和夏想握手寒暄,看得出来,他的笑容中有几分真诚。夏想客气几句,就坐下问道:“邱书记来市里办事?”
紧接着叶石生就接到分管外经贸部的领导何东辰的电话,何东辰的声音是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说话的语速很慢,而且没有什么威严,仿佛在随意说家常一样:“石生,易向师给我的报告,我看过了,他对燕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还是有一些见解的。你可以参考一下,看能不能从中借鉴到可以运用到实际中的经验。”
虽然他的声音并不威严,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认定的事情就要坚决执行到底。
叶石生呆了半天也没有坐下,电话中传来一阵阵的忙音,他才醒悟过来,难道是易向师请动了何东辰向燕省施压?不会,易向师和他的争论,有意气之争,也有理论上见解的不同,但总归来说,不能算是完全的私人恩怨。而且他了解的易向师,也不是不知深浅的人,不可能因为调动夏想的一件小事,而将矛盾捅到上级去!
易向师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人,那么何东辰打电话这件事情只能说明,确实是他本人对燕省的保守微有不满。
而且亲自打电话给他,是不是要传递一个信号?就是如果在他任期内能够让燕省的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那么假以时日,他还可以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