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神来之笔
谁说崔向没有政治智慧?他也是绝顶聪明之人,未雨绸缪并且看得非常长远。
“付家进军燕省,不仅是政治资源,还打算来燕市投资打经济牌,可谓用心良苦。”吴才江身为吴家人,自然对付家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也了解付家的动向,“他们想在燕市投资一家高档的百货商场,提倡高端消费,就是要和燕市本土的低端商场拉开距离。”
在燕市投资高档的百货商场,不能说没有眼光,只能说眼光太超前了。以燕市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除非付家不在意投资是不是打了水漂,否则还真是一笔得不偿失的生意。
又说了一会儿话,吴才江就接到电话,通知他紧急返回京城,他就匆匆告别夏想,陪同视察团返程。
“宝市的优点也很明显,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也有初具规模的新兴产业,只需要认清方向、大胆改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不是头脑一热就鼓动两个城市去试点,就让别人拿政治前途开玩笑……至于第二点,我没法回答,因为我不是市长,不能去想象如何施政……第三点,我觉得目前还是留在省委比较合适。”夏想说完,目不转睛地看着吴才江,“请您转告易部长,说我非常感谢他的赏识,不过我现在还才疏学浅,资历不够,还是愿意在地方上多锻炼几年。”
吴才江微一点头,说道:“我也料到你不愿意去京城,京城也不是人人愿意去的地方。尤其是你现在级别太低,资历太浅,去了之后反而未必会和在燕省一样顺水顺风。虽然在燕省也有一定的阻力,但有人的地方就有阻力,也不必太在意了。”
夏想对吴才江的话表示赞同。
吴才江又问:“听说你和梅升平的关系还算融洽?”
夏想见吴才江目光闪动,心想不管怎样,吴才江对梅升平总有一些不满。吴家和梅家虽有合作,但总体来说,可能还是竞争的地方多一些,就说:“还行,梅部长是上级领导,我又在省委大院里面工作,谁都会对组织部部长敬上三分。”
同时,吴才江也想见夏想一面。
吴才江就饶有兴趣地又说:“小夏,我想问你一件事,你一定要对我说实话……上一次我借高成松之手对付你,你现在是不是对我还大有意见?”
向前迈出一大步
“事情都已经过去很久了,有意见没意见又不能改变什么。再说您是领导,也是长辈,最近对我又十分照顾,您不说以前的事情,我都已经忘记了。”夏想实话实说,也没隐瞒什么。要说自己对吴才江一点芥蒂没有也不可能,但后来吴才江对他还算可以,最主要的是他是连若菡的亲叔叔,对自己和连若菡的事情是默认的态度,多少让夏想心生感激。夏想也就没有故作大度,而是微带不满地说了几句。
吴才江哈哈一笑:“行,刚才的话我听出来了,是心里话。要是你假意说一点也不生气,或是还气愤不平,都不是你的性格。现在的表现才正常,我也放心了。慢慢来,总有一天你会不再恨我……”他可拉不下脸面向夏想说道歉,就打了个哈哈,“以后别把我当什么领导,当成长辈就行了。你说,我是不是你名正言顺的长辈?”
吴才江也就没有再过多地讨论梅升平的话题,而是话题一转,说到了崔向:“崔向和付家的关系越来越近,小夏你要小心一些。付家和吴家、梅家以及邱家的关系都一般,不过近来和邱家的关系有走近的趋势。但总体来说,付家野心最大,也是看中了燕省环绕京津的巨大优势,有意进军燕省。他们在省里有崔向是代言人,市里有付先锋,而且新来的省委宣传部部长马霄,也是付家人……”
夏想听到崔向和付家走近的消息,也是微微一惊。
如果付家真要扶持崔向在燕省崛起,再来一个省委宣传部长的话,而且市里还有付先锋,又听说付先锋已经和谭龙走近——这就已经在省市两级形成了不可小瞧的一股力量。
关键是叶石生,如果他态度明确、意志坚决的话,也能起到震慑作用。范睿恒如果强势一点,在重大问题上坚持己见,也能削弱崔向的影响力。但现在叶石生稍有软弱,范睿恒保守有余,进取不足,马万正过于老成,宋朝度发言权不够,梅升平着眼点不在燕省,对省里的权力之争不感兴趣。如此一来,崔向就正好坐大,脱颖而出。
再有了付家的支持,岂不是让他如虎添翼?
这倒是,夏想无话可说,只有点头默认。
“那就好,承认就好,今天的咖啡你请了。”吴才江索性不见外,又说:“向师托我问你几句话,他抽不出时间来见你,本来想当面问你。”
“请讲。”夏想洗耳恭听。
“第一,你认为单城市和宝市申请成为试点城市,如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话,会有几成把握成功?第二,如果你是以上两个城市的市长,会有什么样的施政方针?第三,如果真要调你到外经贸部,你愿不愿意?”
“第一点,照我想,少说也有八成的把握。我之所以劝说单城市和宝市进行试点改革,是因为两个城市都有非常明显的特色。首先,单城和宝市都是古城,虽然宝市没有单城历史悠久,但宝市位于燕省的正中,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单城市的特色我已经向单书记和王市长说过了,想必您也略有耳闻,我就不重复了……”夏想笑笑,和吴才江说话,他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压力。主要是吴才江也有一套,也不知他是刻意放低姿态,还是他本身就会和别人平等对话,反正让人觉得他没有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