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唐仙狐传 > 20 第 十三 回 又是一年春易过(上)

20 第 十三 回 又是一年春易过(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是就在这样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大隋王都大兴城依旧繁华如梦,无数高官显贵们仍旧过着斗鸡走马纸醉金迷的生活,少有几个清醒的人,亦只能在暗处冷冷地看着这一切,压抑着胸膛里涌动的热血。

今年的除夕夜格外的热闹,到处张灯结彩,满耳都是爆竿(注:爆竹的前身。)的“噼叭”脆响。人们围炉守夜,玩着叶子戏,投壶煮酒尽情嬉乐。

这年还真是热闹啊……

紫绣向来不爱热闹,早早就去睡了,不过玉狐倒是认为她是听了李世民要带她们出去赏雪的话所以才早早回去睡觉的。今夜李世民大概不会回来,紫绣又早早,院子里的人没了管束,便疯闹起来,玉狐素来懒散,从来不管杂事,对这些个下人们也向来没什么威慑力,这会儿见他们闹得越发不成体统,也无意多理,搓了搓手,趁着满屋的人酒酣耳热无人留意,便悄无声息地从温暖的屋中走了出来。

除夕之夜雪冷风寒,一阵阵地冻人脖颈,玉狐伸手接了片雪,那雪凝在她的手中却并不化去,玉狐便那样静静站着,任雪落了自己一头一身,这凉意竟让她略有些思念起遥远的昆仑,不知她那乖徒儿玄狐如何了?

------------------------------------------

大业八年实乃多事之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隋王朝盛极而衰,种种迹象已是近在眼前。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这是隋炀帝在大业五年西巡张掖时所做千古名篇《饮马长城窟行》,若论诗文实是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

不过帝王非上将军,好战贪功乃君之大忌,炀帝素来好大喜功,只因为西拓有功便远思辽东,大业六年刚刚结束了对吐谷浑的战争,隋炀帝便以“高句丽本为箕子(商纣王叔父)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礼”为由,命全国之兵不论远近均须于八年正月会集于涿郡(在今北京城西南)。炀帝虽非明君但仍是一代枭雄,这一声令下,各地军士民众纷纷聚集到幽燕之区,大隋境内驿路山冈之上,遍行装甲武士。

(注:高句丽和高丽的区别。很多人在写文时偷懒经常将“高句丽”简单的写成“高丽”。而事实上这两个名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高句丽”以前是生活在东北长白山的一支少数民族,后来被鲜卑慕容氏烧了王城被迫流亡到朝鲜半岛。对于朝鲜和韩国来说,“高句丽”只是一个外来的侵略民族。现在的韩国人真正的祖先是新罗人,而“高丽”这个名词是在朝鲜半岛统一之后才出现的,和“高句丽”没有关系。高句丽本来就是中国的民族,杨广派兵打高句丽应该属于自己国家的两个民族内战。在此希望诸位看官以后要把“高句丽”和“高丽”区分开,不要因为偷懒,少打那一个“句”字而落下把柄给一些别有用心的贪婪民族。――资料来自互联网)

===============================================================================

可惜这一切在有识之士眼中实是兵行险地,为了这小小的高句丽,炀帝调动了左右十二军,共一百一十三万人,主力军队即三十五万余人。为了显示御驾亲征的气势,几次三番扩编御营,十二卫、三台、九省、九寺,御营扩张达到数万人,甚至连远在江南的水手、弩手也调集参战。

这百万军队长途远征,且是远征辽东,缺衣少粮,炀帝为了保证军需,一路横征暴敛,举国加赋增税,光是粮草转运便征集了全国百万民夫。原本挟西征余威而获举国支持的千里远征变得不再那么诱人,再加上兴修运河,皇帝南巡等种种沉重的徭役,已经是春田无人耕种,家畜无人饲养,再加要赋增徭,民间怨忿更加难平,遇上官员循私贪渎从中取利,很多穷苦地方已是民不聊生。

终于一场大败到来,远征高句丽的三十五万主力大军一败涂地,回到京师的将兵居然不足两千七百人,甚至不到原来的一个零头,炀帝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这苦果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吞下肚去。可是百姓更是无法接受这个结局,于是人民的不满便如压抑潜伏在地下的岩浆一般,惊天动地地喷薄而出了。

自去年至今年底,成气候的反贼就遍及了江南塞北十余处,邹平民王薄作乱于长白山,刘霸道、孙安祖、窦建德、张金称、高士达、翟让、杜伏威等相继揭竿而起,草寇流民战火四野烽起,以仿佛无穷无尽的战乱宣告着大隋王朝末世的来临。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