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颇有觉悟的搅局者
赵泉新插话说道:“曦学说得对,好政策只有有能力的人去具体执行,并且真正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去贯彻去实施,才有可能真正做到造福于民。如果交到一个目光短浅或是能力有限的人手中,说不定还会带来不良后果……夏想同志,如果你能通过程教授的考验,我就可以借此判定你是一个合格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执行者。如果通不过的话,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该如何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能力?”
赵泉新的话半正式半随意地说出来,让人看不透他的真正意图。但这话的分量很重,相当于给燕省省委省政府施压。意思是,如果夏想接了他的话,叶石生和范睿恒就无路可退了。
只要夏想开口答应下来,叶石生和范睿恒只有顺水推舟接过赵泉新的话。但如果夏想不答应,就显得有点不识时务了。好厉害的杀招,前有程曦学在学术讨论上步步紧逼,后有赵泉新拉着叶石生和范睿恒助阵,今天的决战局,还真是险象环生,危机重重!
程曦学真够有耐心的,贼心不死,纠缠不休,夏想也是耐心十足,微笑说道:“请讲。”
“单城市棉纺厂破产了三家,还有三家濒临倒闭,也有可以改制的基础,请问夏处长,为什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没有惠及最应该扶植的棉纺厂?”程曦学旧事重提,显然上一次夏想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让他念念不忘。
夏想故意一愣,然后饶有兴趣地反问:“谁说没有对棉纺厂进行改制?程教授的问题,有点奇怪。”
程曦学是真愣住了,惊问:“棉纺厂怎么进行改制了?”
夏想笑道:“其实早就着手开始了,不过因为棉纺厂问题比较多,涉及面复杂,所以前期工作做得长了一些……棉纺厂的改制工作一直是彭处长在负责,程教授有兴趣的话,可以由彭处长具体为你解答。”
刚才赵泉新眼中的惊讶夏想也看在眼里,知道在大的方面他推测对了,眼下只需一个小方面的举例了,就点头说道:“程教授还真是说对了,远的不说,就是燕省也有两个打着文化旅游的旗号获得不小成功的先例。第一个就是清西陵。清西陵不过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也没有多少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只不过是几个满清皇帝的坟墓,说白了,和各地修建的烈士陵园没什么两样。当然,封建社会遗留的坟墓不能和我们的烈士陵园相提并论,但正是这样一个埋葬着最后的封建王朝遗骸的坟地,因为打出了文化的旗号,每年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我只提清西陵,另一个清东陵就不再多说了,接下来还要说说另一个更成功的例子……”
夏想面对众多高高在上的领导,一点也不怯场,反而条理分明地和当今顶尖的经济学家辩论,不说别的,光是这份魄力就让在场所有人暗暗赞叹。
程曦学听了夏想列举的清西陵和清东陵的例子,心中一惊,不由暗暗懊恼怎么只顾着挑剔夏想的过错,没有真正埋头去研究一下燕省的文化旅游市场,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失误。再细心一想,也是他近来只顾着向上走向上看,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真正地用心去做学问,有所疏漏也在所难免。
夏想列举的第二个例子是避暑山庄:“作为皇家的庭院,避暑山庄现在成了德泽市的市民公园。其实,作为德泽市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避暑山庄说实话和各地兴建的公园没有多大的不同。但因为号称是皇家园林,就身价倍增,门票高达五十元一张,年收入过亿,成为经济落后的德泽市的唯一亮点。”看了看程曦学不太甘心的表情,夏想并没有什么同情心,谁让程曦学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他麻烦。找他麻烦也就罢了,所提的问题还有明显的疏忽,不是故意让他借机好好反驳一番吗?
“避暑山庄不过只有三百年的历史,要说文化底蕴,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不过因为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才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发源于中原一带,单城市是燕省历史最悠久也是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城市。况且单城一地就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二百多个成语,推广文化旅游不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还有可以预见的社会效益。如果能够借此唤醒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不再沉醉于所谓的皇家园林的浮华和对封建王朝坟墓的缅怀之中,我想对于振奋民族精神,也是大有裨益。”
第二战——乘胜追击
程曦学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棉纺厂的改制问题,而是想通过他的问题来证明夏想的眼光不行,从而间接起到打击燕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一听棉纺厂的改制已经开始,吃惊加遗憾之余,哪里有心思再听什么彭处长的解答,但又不好表现得过于明显,只好含糊地说道:“棉纺厂的改制是一步好棋,因为棉纺厂是老旧国企的代表,如果改制成功,就有非同一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等我有时间再和彭处长探讨一番,眼下还有问题要和夏想同志讨论。”
夏想见程曦学还是不肯善罢甘休,也好,今天当着诸多重量级人物的面,就提前将最后的决胜局摆在领导小组的办公室里,也算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胜利。
程曦学继续发问:“单城市的复印机厂、将台酒厂,以及宝市的太阳能中小企业、蓄电池厂,都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我想问问夏想同志,是出于何种考虑没有将以上企业的改制纳入计划之中?产业结构调整是方针大计,主导之人不但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还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及让人信服的能力。否则空有一腔激情和热情,有时因为眼光不准能力有限,反而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不该改制的企业费尽力气改制,也不见得有多大的成功;有改制前景的企业被排斥在外,只能望之兴叹。好的政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程曦学的暗示不可谓不明显,在场的人都没有经历过中大事件,没见识过程曦学对夏想的冷嘲热讽,现在听了程曦学的话,个个气得不行。不过夏想已经习惯了程曦学的敲打,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说得好,好一个振奋民族精神。”让众人都想不到的是,夏想话音刚落,最先叫好的居然是赵泉新。
赵泉新站了起来,一脸严肃地说道:“夏想同志讲得很好,有些同志抱着一些传统僵化的思想不放,总是爱拍一些辫子戏,表面上嘻嘻哈哈哭哭笑笑挺热闹,实际上潜移默化之中,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我强调过多次,可惜收效甚微……”
夏想没想到刚才的话说到了赵泉新的心坎上,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不过赵泉新可不会因为和夏想有共同语言,就忘了他的根本目的,他话一出口,又立刻坐下,说道:“你们继续,我继续旁听。”
但因为有了赵泉新的注脚,而且夏想所举的例子也确实翔实,程曦学只好认输:“夏想同志的说法还是可信的,我要感谢你的耐心回答。我还有一个有关单城市的疑问,想请夏想同志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