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进祖坟
很快就轮一到了李婆婆家里,这一次,李婆婆烧纸,然后由李大伯带着大家全都跪下磕头,而在李爷爷那里只有几小才磕头,虽然没有磕实,也让李玉他们比较不喜欢,跪着……难免让人不爽啊。
李玉不喜欢这些似有若无的目光,敬完神之后,兄妹几个就跑了,才不跟这些大人打堆呢,问的话都是尽往人家伤口上揩,半点也不会看场和,大过年的,偏偏就要引起他们的不高兴才行,要是摆了脸色还要被训为没教养,这堆人啊!
因为年三十要守夜的原因,李爸他们并没有回去,只是老房子的床并不是很多,原本是说让李博跟着李婆婆睡,或者是跟着李渊睡,李玉跟李婆婆睡,结果,这小子闹了半夜也不消停,一定要跟着李爸和彭月睡,彭月心疼李博,后来还是带上了床,李爸黑着脸,害得李玉他们都想直接去睡了算了。
没有安装闭路线的电视,其实也没有好看的,而且是黑白的,不但杂音大,还有雪花点缀,李玉干脆不看电视,拿着书在灯下看了起来,李渊也有样学样,呃……不要以为他们是爱学习,习惯十点钟睡觉的他们,都快坚持不下去了,不找点事情来做,早就****去了。
十二点转眼即到,李玉他们今看收获颇丰,李婆婆给了一人六块,取意六六大顺的吉祥这意,李爸直接给了一张10块的钱,后来李婆婆说了最好给个吉祥的数字,李爸又增了两块钱,而且彭月做为新人,今年也要单独给红包,同样,一人给了十二块,给了一个整数。(一年十二个月)
也许,他们之间没有每个女人在少女时代都盼望的美妙爱情,甚至是她十几岁嫁到李家坝就连生活也难以保障,做为新妇也要背着大大的背娄走上几个小时才偷偷摸摸的去别人的山上捡柴。
但是,李婆婆从来都不后悔,她娘家以前是在街上开了一个店的,在那个时候,能开得起商铺的人,怎么说家里也还算过得去,不但不会让儿女饿肚子,而且平常还有一些零食可以吃,当初给她说亲的人不少,家里的奶奶都看中了街上同样开铺子的人家,唯有她爸爸说,现在年风不好,不平静,回农村去比呆在城里好多了,至少不会饿肚子,农村的人也老实,花花心思少。
就因为老父的这些话,李婆婆被嫁到了坝子里来,两口子一起经历了不少事情,为了养这个家,更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忙,李婆婆却没有半点不满过,李大爷是一个非常憨厚的人,结婚那么多年,不说动手打李婆婆了,就是吵架都很少有,他们一直相信着他们夫妻会一直相互扶持到老,带大几个娃儿,平平淡淡的过这一生。
只是,当最小的女儿出嫁,小儿子的大女儿出生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常年累月的辛苦集下了一身的病痛,病魔并没有饶过这平凡的夫妻俩,最后只剩下李婆婆一个人眼睁睁的送着老头子咽下最后一口气。
看着跪在那里的一家三口,后站得比较远的两个娃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儿子有出息了,不听教了,李婆婆特别的感叹,要是他在,恐怕就不一定是这个样子了吧,小儿子一直很佩服他,因为他读过书,会写字,生前在大队里做事,一家子至少能填饱肚子。
现在不像是以前了,要是按照以前的规矩的话,守完夜点了火炮就去睡觉,好包要明白天能够打开的。而现在,是把钱直接交到手上去。
不要以为十二块钱少,李玉记得上一次去李大婆家里吃喜酒的时候,李婆婆送的十五块,还是因为亲戚之前要送大礼呢,别的人最大的礼也才十块钱,现在的钱值钱啊!虽然没有分分钱用了,还有很多东西都是几毛钱呢。
...
李爸他们三人退下来之后,才轮到李大伯上前去,最后才是李玉他们,其实平常的时候大多数是分开过敬神的,要是一起来的话,肯定是按照长幼的次序,这一次是特殊情况。
离开李爷爷的坟前,走了两分钟才到李祖祖和祖奶奶的坟前,李祖祖生了八个儿子,虽然不是个个都有出息,但是至少有几个还是过得不错,因此,他的坟在这整个二房的祖坟里也是有数的,整齐的石头砌成,上面雕着碑文以及繁杂的装饰,李玉他们到的时候,正是李三爷在上香呢,等待的人看到是李婆婆他们,马上让道,李爷爷可是家里的老2,近年的时候上祖坟是要按照顺序来的,当然,如果来晚了也不用等了,直接插队也可。
李玉家搬到梁上去了之后,跟本家的这些人距离也是越来越远了,现在大家难得见到面,等的时候都开始随意的聊着天,只是那有意无意的眼光老是往彭月身上瞄,虽然李**性子好强,平时都比较忙,跟这些亲戚之间也并不是关系很好,但是李妈这个人热心,本来又是一家,插秧打谷的都是互相帮助,动作又麻溜,干活更是顶得了一个主要劳动,生活在农村的他们,还是比较喜欢这一类人的。
反过来看彭月,外表显得有些温吞,一看动作就知道是那种拖拖拉拉的人物,穿得也比较妖俏(漂亮,时髦,前卫,都可以理解,不过,这些都是在城市的说法,在农村就是一种贬义词了。)一看就不是一个干活的人,难免跟他们这些土里刨食的人就有些不顺眼了。
要不是在祖坟里,恐怕又是议论纷纷了,不过,这些人倒是喜欢李玉跟李渊,一个个都叫过去摸摸脑袋摸摸脸蛋,问候一翻,显得格外冷落了彭月和李博,彭月也不主动带着李博上来跟大家打招呼,更让这些人不喜了,新人嘛,第一次来怎么可以不给这里这些当嫂子妹子的打打招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