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家人?!
离开老人之后,大家还兴致勃勃的讨论了起来,就连李芳这个除了必要不喜欢看书的家伙,也都没有听得睡觉。呃……李芳有一个很坏的习惯,并不喜欢读书,不过,她的自尊心很强,而且,不笨,特别是铁公鸡的性子,造成了她非常会算帐,会认真读书,只是因为长大以后,可以做工作少收入多的事情,让她的荷包更鼓一些。所以,除了学习之外,她最不喜欢的就是看书。就是听人家说书,她也会睡着的,有的时候,让人想不透,她上课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难道,是一中太好考了,她这样的人也能够在一中混满三年?
虽然对老人家非常的佩服,但是他们并没有在端砚街里买端砚,没办法,李玉虽然在前世就知道这条街里也藏着好东西,不过,她也同样知道,这些好东西,要让他们拿出来就太难了,而且这里普遍都是大路货色,质量还没有什么保障,在这个到处都是假货的年代里,没有什么保障的东西,像他们这种外地人是不敢轻易买的。
其实终究,他们是吃亏在自己不懂的原因上面。到最后,他们还是去了比较有名的端砚馆买好的礼物,这……算是除了他们自己要吃的东西之外,最后的一样东西了吧,那也就代表着,距离他们回去的时间不远了。短短两个月而已,经历过从来没有经历的工作生活之后,大家都有不小的收获,同时,也更加思念家乡和家人。。.。
“没有啦,只是好想姐姐,刚才都没有跟姐姐说到什么话,所以现在又找姐姐说话啊!”他打电话,真的只是一种冲动,并不是想问什么,想说什么,只是想要跟姐姐说说话,想要感受一下姐姐的存在罢了。
姐弟两人抱着电话一直聊到李渊的手机没有电为止,才收了线,天南地别的胡侃了一翻,本来睡不着觉的两人竟然觉得累了,不久之后,都各自进入了黑甜乡。
第二天,李玉睡到了李芳叫她吃早饭的时候才醒过来,被李玉好一顿打趣,大家都快要回家了,因此,今天早饭是从外面买回来的,活粉,蒸裹粽,糖水,这些东西都是这边的特产,他们要美美的饮餐两顿,免得到时候回家的时候想吃都吃不到了。
&这地方如果要说特色记念品的话,那肯定是端砚了,这里的端砚店。以及端砚的小手工作坊,可以说到处都是。李玉跟李芳两人本来都在自己练毛笔字,再加上她们舅爷更是几十年都坚持练毛笔字的人,这端砚,成了他们必须要买的特产之一。当然,其它人有的是去凑热闹,有的也同样是需要,总之,他们的大部队再次开向了同一个地方。
在金镇,有一条街就叫做端砚街,这里,全部都是端砚小作坊,通常小小的一家端砚店,请一个师父,或者是老板自己,拿着工具,就在门口叮叮噹噹的敲了起来,在这里,不但可以买得到成品,也可以定制。
不要以为在这种小地方就买不到好东西了,恰恰相反,这些人很多都是祖辈相传的手艺,就算没有什么名砚,也会有一两块珍藏起来的名石,只要方法对了,就有办法从他们手里买到好东西,可惜的是,李玉他们没有时间。
所以,他们来这条街就只能是看了,让大家长长见识,刚好,今天他们运气不错,走到端砚街不久,就算到那边围了一大群人,李玉心中一动,突然想起前世听说过这么一个人,他是端砚街出了名的显摆王,老是喜欢给时下的年青人讲关于端砚的一切,从制做,到辩识,随口即来,这位老人对端砚的痴迷程度,非常不能接受时下年青人摸都没有摸过端砚的现状,逮着了就口若悬河,搞得很多人遇上他都绕道走。
当然,这些事情也要在这地方呆的时间长了才知道,那个时候李玉曾经在不远处工作,每天吃饭都要从这里通过去另外一边的小吃街,不只是她,甚至还有一些她的同事都被逮过一两次,呃……当然,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她们中有同事跟他熟,老人虽然喜欢显摆端砚的知识,却也不是疯子,拉人也是拉认识的人来显摆。只不过每一次都会围上不少看热闹的人罢了。
李玉带着大家围上去,成为看热闹的一员。不过,比起别的纯粹看热闹的人来说,他们这些人有些认真的过份,是啊,只要一想到要离开了,就会格外珍惜点点滴滴,更何况,这也是长见识的时候,他们也许比别人聪明了一点点,但是,更多的是,他们良好的学习精神,只要遇上跟知识有关的东西,就会变得专注无比。
因此,当老人家把今天关于端砚的工艺讲完了之后,已经过午了,听得如痴如醉的几人,竟然中途还开口问过不少听得不明白的地方,让老人家在他们走了之后,都好一阵子高兴。甚至有的时候,忍不住经常把他们挂在嘴边,即使,老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甚至除了关于端砚的工艺问题之外的其它话都没有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