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冰雪渔村
妇人掩嘴轻笑:“听这名字倒像佛门中人,看你们的装扮,正是从西佛境来的吧。”
善缘点头,那妇人注视她良久,“那……你可有听过庄生这个人?”
“庄生……”在这渔村生活时阿爹便用的这个化名,难道这妇人一直在打听他们的消息吗?
薛支挑挑眉头,将满口面饼咽下,当真说了起来:“贫僧自幼无父无母,被山寺的庙祝收养,自此皈依佛门,后遇到不愿留名的高人指点武功,才习得些皮毛,之所以会改变样貌,乃是因他所传授的一门练气功夫,运功时血行百骸,真气外发,才造成身形面容上的变化。”
善缘连称受教,银牙暗咬,心说这和尚不仅能装,还深谙胡扯之道,这番说辞,分明是睁眼说瞎话,亏他还说的一本正经,丝毫不露破绽,若不是知道他的来历,真能给他忽悠住。只有自幼无父无母这条说的不假,倒没见他给自己掰一对父母出来。
吃饱喝足,善缘收了盘盏端下楼。北境昼短夜长,此时天色已黑,堂屋里灯火如豆,昏黄黄的,火芯跳动时,周围也跟着忽明忽暗,那妇人独自坐在门槛处,托腮望着屋外的街道,神情凄然,善缘见了,也受这寂寥的气氛感染,心中泛起酸楚,轻轻走过去。
妇人听见脚步声,回头见是她,只微微一笑,善缘拖张矮凳坐在一旁,问道:“家人还没回来吗?”
那妇人摇摇头:“自家母去世后,这屋便只有我一人居住打理。”
薛支瞥了她一眼,那妇人点点头:“既是如此,请随我来。”领着他们径上二楼,穿过三间房舍,到了最角落的一间,推开门一看,见斗室狭长,靠墙摆着一张小小板床,上面被褥倒叠的整齐,两条长凳四脚朝天的横在圆桌上。墙角还堆放着扫帚木桶等杂物,想来不住客时是当做杂物间在用了。
那妇人带他们进屋后,送来油灯和取暖用的火盆,还多加了一床被褥,把他二人安顿好,又下去忙活晚饭。
善缘乘这个空隙,把装羊奶的皮囊放在火盆上烤暖,先喂饱幼豹,薛支将龙头杖斜倚在床边,靠墙而立,闭目养神,善缘习惯了他的沉默,也不吵他,只自己逗着豹崽玩耍。
不一会儿,那妇人便送来面饼和热汤,见善缘抱着幼豹,不由多看了两眼,但北境兽贩子多,倒也不觉稀奇。
等她离开后,善缘将豹崽放回笼里,把两条凳子从桌上拿下来摆好,将汤食端上桌,冲着薛支一笑:“大哥,你先请呀~”
“咦?你夫家呢?”她一时奇怪,问话不经考虑,等问出口后才发觉不合宜。
好在那妇人似乎也没有见怪的意思,依旧笑容可亲:“我不曾有夫家。”
善缘更奇了,虽然这渔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女人家孤身独居也不太会生出什么是非,但这样一个温婉女子,逾龄未嫁,仍是不可思议。
善缘虽然关心她,但这些毕竟是私事,也不好开口过问,于是默默陪她一起看街景,那妇人又痴望了一会儿,回过头来:“这位客人要怎么称呼?”
“我叫善……”话顿在此处,她想了想,又改口:“我叫智善。”
薛支从怀里掏出竹筒轻抿一口,走到桌前坐下,善缘想逗他说话,看他把竹筒揣怀里,明知故问:“你这筒里装的是什么呀?我看你每次都只喝一点,莫非是……上好的佳酿?大师——你不守清规哦。”
“不是。”薛支眉头都没动一下,拿着面饼就汤吃起来。
善缘抓了抓头,把面饼掰碎了放进汤里泡软,咕噜噜喝了一大口,抹嘴道:“我说大哥,咱俩结伴上路,你好歹多说两句话,你知不知道,我一个人自说自话很是辛苦?”
“那你想听什么?”
善缘掰起手指:“说说你的经历呀,师门呀,为什么当和尚呀,怎么练的一身好功夫呀,还有……”眼睛一眯:“怎会突然改变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