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楼主发表于2006-1-3111:48资料短消息
ZT古有窦娥,今有林彪
古有窦娥,今有林彪
文章提交者:傻耕加帖在猫眼看人【[奇·书·网]】http://www.Qisuu.com
《明报月刊》刊载冯咸仁长文《毛泽东与林彪决裂的关键——一九七零年庐山会议目击证言》,读后有鄙见略陈如下。
最后时刻,冲出黑暗,迎向光明![考研与工作]被抓在你手里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打印|推荐|订阅|收藏|开通个人空间|加入资讯标题:ZT古有窦娥,今有林彪
鬼头大刀
中级战友
精华1
其一,官方谓林彪是野心家,冯文亦说"权力熏心"。
试观林彪于建国后,以不世战功自甘寂寞,安然养病,十年未尝问政。直到"大跃进"年代,毛不惬意周、陈(周恩来被迫写检讨、递辞呈,陈云靠边站),硬拉林彪出场,以壮寡人士气,次年又为对付彭德怀,执意要林彪取代国防部长,这时林彪才正式走向前台。然以其多病之身,禁不住仆仆风尘之各地视察,六二年上半年已感不支,屡次向毛请辞,总不见允,唯许其长期休假。及至文革起,毛发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立意铲除刘少奇,当晚即招林彪。时林仍在大连养病,全然不知八届十一中的议程,但在毛指谕之下,还是无奈的当了接班人和亲密战友。文革期间,除了奉毛之命,上天安门亮相说话或会见外宾外,每日至多半小时听点汇报,余时独自在晦室中钻营他的药典。纵观其建国后的半生,林彪直可谓毛氏宫廷政治中最敏锐的观客,却又是最不情愿的玩家。论者以为林之取代国防部长,正是权力野心之表现,中共党史还大写特写罗荣桓出面反对的事,以证罗之先见之明。殊不知林彪在第一次庐山会议之前,在党内地位已是远远高于彭德怀,部长一职在权力的阶梯中,那能说得上是高升呢?论者更不知罗荣桓(实则还有罗瑞卿)之出面反对者,正是由于林彪无心上任向毛请辞不准,故而转托二罗在毛前代为说项,以期收回成命。再者,一九五七年后吴冷西取代邓拓,又兼新华社长,主持两大官方喉舌,有权列席政治局常委会,然而阳光之下就有这等奇事!吴冷西直到文革起陈伯达的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夺权的近乎十年间,居然不曾在大政所出之政治局常委会上见过林彪。若硬说林彪"权力熏心",这等的权力熏心也真够名实相符了!
其二,毛主席谓林"急于想当国家主席,急于夺权接班",冯文亦持此见。
在以党治国的中共体制下,国家主席一向是个无足轻重的虚职。毛在一九五七年五月五日正式提出不当下届国家主席时,其用心绝非放权,而是为了"摆脱"接待外国元首等繁文缛节的"务""以便集中精力研究一些重要问题"。可知毛本不以为国家主席"重要",一九七零年春讨论修宪中不设此一职位时,毛亦说过:要当就让董老当(即那位无关紧要的董必武)。刘少奇所以遭毛之忌,也并非由于披挂国家主席之虚名,乃是毛在一度退居二线之时,授刘以第一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的实权。即使刘之国家主席一职稍挂着几分虚有的尊严,毛说打倒就打倒,哪里管得上宪法上所规定的保护措施和罢黜程序。这位继任的国家主席终于狱死开封的血迹斑斑的前车之鉴,难道林氏就无省于心么?何至于竞蠢若逐臭之青蝇?另者,林办工作人员皆知,一九六八年十月林彪会见外宾,受到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巴庐库的"热烈拥抱",这位怕光怕凉怕风怕水的副统帅归后即禁不住慨叹:"和洋人打交道,实在受不了!"这类不需矫情的日常语言最能真实反映林氏的爱憎心态。林氏夙以不爱社交见称,其对于外事活动之羞涩,对于外交政策之乏味,知之者皆谓屡见不鲜。
积分2186
帖子1148
威望593
K币1638元
注册20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