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林彪有什么必要给在这一天内与叶群通过5次电话的黄永胜写这样一封亲笔信?黄永胜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而王飞不过是空军副参谋长,为什么林居然要黄“有事时”与王“面洽”?
王飞、江腾蛟(南京军区空军前政委)分别被指派为联合舰队北线、南线负责人,为林立果所倚重。但都疑虑重重。对此,小林想了一些办法。9月9日,他要王飞送一个信封袋给黄永胜,一再强调其重要性,并特别嘱咐说:“不要暴露我在北京,就说你刚从北戴河回来。”
9月10日,王副参谋长求见黄总长。黄见了王。王送上信封袋,寒喧了20来分钟,就告辞了。
那么这个大信封袋里,究竟是什么重要物件呢?
说来滑稽:里面装的是一盒菠萝糖,一件尼龙背心。如此而已。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毛后死十年,该会如何?早死十年,又该当如何?
朱彝尊词云:当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
林总果然有除此独夫、与民更始之念之行的话,我会对他更为敬佩。可惜他没有。话题再回到9.13事件本身。
9.13事件,已有不少专文、专书。虽仍有些云遮雾罩,但真实面目的轮廓已经逐渐展现出来。为了避免文章过于冗长,对事件过程本身不再赘述。只是着重探讨以下问题:
1.事实上,256号专机的驾驶员潘景寅(空军第34师亦即专机师副政委,全军最优秀的飞行员)及三个机组人员,还有司机杨振刚,早已取消“叛徒”的恶谥,恢复军籍,家属也享受一些津贴。只是不好把他们作为烈士宣扬(那必然马上会引发人们的极大疑问),而是代以一个莫名其妙糊里糊涂的“病故”。这出自邓小平的最高指示。
这不是很奇怪吗?
而根据中外所有相关资料,机上并无任何发生过搏斗的痕迹。相反,坠毁前,机上人员都已摘掉手表、鞋子等,作好迫降准备。
这就奇怪了:潘景寅飞行路线肯定执行了林彪的指示。如果说林彪叛党叛国,罪该万死;那么,这个忠实执行叛徒命令、义无反顾的家伙,怎么就居然不是叛徒了呢?世界上有这样的道理吗?能自圆其说吗?这给我的印象是:当局早已明白究竟,但有某种难言之隐;小人物好说一点,糊涂了案;大人物牵一发而动全身,只好若无其事。没上飞机而幸免于难的副驾驶康庭梓不久前在凤凰卫视所作的大胆假设完全与事实相悖,毫无意义。
我认为,这才是林彪9.13事件真相的最佳切入点。
2.被作为定罪重大物证的,是所谓林彪给黄永胜的一封信,以及所谓“政变手令”。
官方说法是:毛泽东将不利于林彪的“黑话”通过不同途径传到北戴河后,9月7日,林立果向“联合舰队”下达一级战备命令。9月8日,林彪下达了“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的反革命政变手令。林立果带着这个手令到北京,密谋杀害毛泽东;;策划攻打钓鱼台,活捉江青、张春桥、姚文元。9月11日,林立果又将林彪写给黄永胜的亲笔信交给王飞,要王和黄取得联系。信的内容是:“永胜同志,很惦念你,望任何时候都要乐观,保护身体,有事时可与王飞同志面洽。”。信上没有日期。但王飞并未将信交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