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四.四野
作为战功最大、年龄最小的元帅,林彪被国内外公认为是中共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土地革命时期,他就已经崭露头角。抗战阶段,也曾名震一时。抗美援朝,彭总大出风头。不过一直有不少人说,彭总的战术修养远不如林总;若是林总入朝指挥志愿军,战果肯定会更大,损失则会小一些。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假设。
网上也常见林粟之争。元帅之三与大将之首都有一帮坚定的支持者,各持己见,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结果仍然是谁也不能说服谁。
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
跟二徐一样,粟司令是标准的一流职业军人,素来为梁某所敬服。纯粹论战功,他甚至更是为大多数元帅所不及。
下面一节,在下将尝试对此作一些分析。
.
.
.
.
不过,即便是粟裕,也尚非林总之匹。其它且不说,1946年6月16日之后,林彪成为东北地区党、政、军一把手;一句话:“东北王”。而这正是东北战场国共易势的转折点。斯大林说:干部决定一切。粟裕则只是在华东地区负责军事指挥,头上压着饶、陈、张、黎等巨头,对下面的指挥也并不是很得心应手(尤其是原属八路军的部队和将领)。平起平坐的谭震林对他更是啧有烦言。直到毛泽东让陈毅去了中野,粟裕“双代”后,他才算是基本放开了手脚----虽然依旧小心翼翼。
我注意到,深居简出、不喜交际、清高淡泊如林总,对待罗荣桓、彭德怀、高岗、黄克诚、粟裕、陶铸......等少数几位个性鲜明的军政要员,是青眼有加的。建国后,粟遭到彭、陈、聂三位元帅的联手打压,长期郁郁不得志。但从没听说他与林总有若何过节。扯远了,打住。
无论如何,三年东北解放战争,才为林彪提供了可以充分施展军政才智的舞台,并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国共两党的兴衰成败。
.
.
--作者:XNYLYYHN
--发布时间:2005-9-717:0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