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林彪疑案 > 第110章

第110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有一点,丁盛的因素,根据周恩来的警卫高振普的回忆,九一三事件后第一个方面大

员打来电话表示服从中央的就是许世友,第二个则是丁盛,可见,如果林彪一伙南去广州,

对军事比较敏感,自古以来从吴三桂算起,西南出兵进而问鼎中原的无外乎控制两湖,这样

沿江直下,南可以割据南京以捞取东南半壁,北可以通过湖北进驻河南,形成中原逐鹿的局

面。而当时控遏上游的武汉军区主要负责人刘丰则是林的又一大将,况且上海和南京方面还

有江腾蛟等一班空军将领做接应,所以,林彪感觉广州可以考虑。

林立果也是不主张坐以待毙的,他还叫嚣要把毛泽东的“丑行”公布出来,说“首长在

很多话都是直接和文革的基本路线联系到一起的。这还是在国内,这还是在林彪死后死无对

证的情况下发生的,毛泽东宁不虑此?(具体详见郑谦著《批林整风运动始末》,载于《中

国共产党若干历史问题写真》,1998年6月第1版,1109页)

12.选择逃往苏联原因

林彪原本的设想现在披露出来的是三个选择,第一个是按照林立果的办,第二个是南去

军队中威望高”,极力赞成林彪去广州搞武装割据。不过,包括林彪在内,他们都忽略了一

个基本常识,那就是经过了文革的中国和中国军队,对于毛泽东的崇拜已经到达一个登峰造

极的地步,而这一切恰恰是林彪一手造成的,林彪那个著名的文革初期的讲话,厉声指责谁

要是不听毛主席的话“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假如林彪敢于走出武装割据的这一步,

那么,林彪的讲话正好就给他自己预备了鲜活的靶子,所谓作法自毙就是这个道理。

广州,第三个则是去苏联,这个方案不论是林彪提出来的还是叶群他们设计的,后来基本上

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然而何以就决定选择明显林彪不大愿意去的苏联了呢?也是有一番

计较的。

如果按照林彪自己的意思,大抵上比较倾向于去广州,因为那里是黄永胜等人经营多年

的老营,再者,林彪当年做过中南的一把手,对那里的干部熟悉。还有一点,林是军人出身,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