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张宁于1991年1月随同他的丈夫林赛圃来到北京,由于运深陪同到我家来,名义上是说多年不见,探望探望,实际上是劝我不要在林立衡与林小林之间制造矛盾,劝她们姐妹和好,要团结。我告诉他们夫妇,林立衡不像她姐姐那样性格直爽,不好沟通,她不是有什么话实实在在地当面说出来,而是绕着圈子讲话。不是我要她们姐妹矛盾,而是她们之间在思想上的不同造成的。当时我们的谈话表面上还是融洽的,张宁、林赛圃还同我合影留念。时隔几年,张宁的变化很大,我成了集中攻击的对象。
林立衡当过报社副总编辑,很懂得宣传舆论的重要。特别是那些作家名人不断出书宣传,人们就容易相信。例如:"首长好像说什么是民族主义者"来源就是张宁在《扭曲的虹——张宁自述》一文中最早出现的。以后多处传播,"好像"变成了"起码",又变成了"我至死是个民族主义者。"我没有听到内勤公务员陈占照说过他偷听到的这句话。林彪、叶群、林立果三个人秘密商量的谈话内容谁都说不清楚。
叶群思想作风很坏,林彪常和她发生争吵。"林办"秘书张云生写的、由
"春秋出版社"出版的《毛家湾纪实》如实写了叶群和林彪之间、叶群和林立果之间的关系。为选张宁的事,叶群不喜欢,林立果想要并得到林彪同意,叶群与林彪发生争吵,林彪生气,动手打了叶群耳光。并说"我要同你离婚。"
叶群害怕,不敢再对林立果和张宁之间的关系随意干涉。
在"林办"工作的人都知道,林彪常常为小事训斥叶群,写条子警告叶群"说话莫罗嗦、做事莫越权,"叶群离不开林彪,虽然她在林彪面前出了不少坏主意,也经常说假话哄骗林彪,但是她也是害怕林彪,大事还得和林彪商议,由林彪拍板。九届二中全会以后,给他打电话报告联系的人多是黄吴李邱这几个人。林豆豆说林彪最喜欢她,也最愿意听她讲真话,实际上林彪最喜欢重视培养的还是他的儿子"老虎"林立果。林立果在庐山会议之后肯定也向林彪说假话,吹嘘自己,谎报情况,出了不少坏点子,但大的事还得由林彪说话。林立果在庐山骂叶群"瞎指挥"是真事,不是张云生编造。据我长期观察,林彪和叶群之间,叶群和林立果之间虽然有矛盾,但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欲望,在政治上又是一致的。如果没有林彪的指使或点头,叶群是指挥不动林立果的。林立衡、张宁的所谓"自述"或"披露",把一切坏事都归罪叶群,蓄意为林彪父子开脱翻案,是没有根据的欺人之谈。
1971年9·13事件发生之后,林立衡、张清林被中央接到北京玉泉山高级首长住处写回忆及揭发材料。我和张宁及"林办"部分工作人员到北京亚洲青年疗养院接受审查。我对知道的情况如实作了交代。因为我没有像林立衡那样及时向中央报告林彪、叶群要从北戴河逃跑的情况,被认为是参与了阴谋活动犯有严重政治错误的干部。
1975年解除监护被分配工作之后,也就是在审判"四人帮"之前,张清林从郑州到北京,专门找我谈林彪出逃之事,说他们要写材料上送人大彭真委员长,问我,"林彪是否有精神病。"我告诉他:"林彪没有精神病。林彪的身体情况,医院和保健医生都有证明,用什么药,病历上都有记载。"我还告诉他:"说话、写材料要有根据,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林彪身体不好,主要是怕水,怕拉肚子,容易出汗,没有其他大的毛病。
"我说:"是他自己第一个上车的,不是叶群、林立果把他架上车的。"
林彪的大女儿(和前妻张梅所生)林小林去郑州看望林立衡,林立衡告诉姐姐说林彪是被叶群、林立果劫持走的。林小林一度信以为真特来问我。我实事求是地向她说了9·13事件发生前后的情况,她改变了看法,不说假话。
林立衡回到北京分配在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工作之后,很少上班,四处活动,说"今后一生干的一件大事",就是替她父亲"翻案"。张宁书中写道,张青霖说:"我们这一生不会有孩子了。我们将尽毕生精力去完成一项既定的艰巨工作,历史需要我们做出这样的牺牲,这不是我们个人的事。所以,为了今后无后顾之忧,我和你姐姐决定不要孩子。"
由于我在监护审查期间,如实说了我从林彪车上跳下来的原因是听到林彪讲"去伊尔库茨克有多远",不愿跟他逃去苏联才决心下车。这个事实说明林彪是自己要走,不是被叶群、林立果劫持。所以我就被林立衡一伙看成是为林彪开脱翻案的最大障碍,对我恨之入骨,各种各样的造谣诽谤接踵而来。如说我受伤的"那一枪是自己打的",我是中央警卫局派在林彪身边"窝点"的特务。主要企图是逼我改口,不成就把我搞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