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还是在庐山会议上,林彪对彭德怀说:“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你我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我有暮气,……缺点是有暮气。”毛泽东批评了林彪的暮气,要他继续革命。从此,林彪才决定大干一场。
他一半是白脸,一半是红脸;他是“两面派”,是“阴谋家”。
他是特定社会的产物,是时代的悲剧。
他反映了制度的缺陷、社会的扭曲和民族性的劣根。
二
林彪原本性格耿直。他不擅交际,喜欢独处。
在偷听来的一两句话上大做文章并不能推翻林彪是自己走上飞机逃往苏联的历史事实。
林彪爱动脑筋,很能打仗,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有很大的功劳的。把林彪说得一无是处,人心自然不服。但是,他在大批彭德怀的庐山会议之后当了国防部长,一个劲儿"高举"、"紧跟",吹捧毛泽东,在军队中整倒不少人,扶持黄、吴、李、邱几个亲信,不能说都是叶群的问题。
林彪是一个功过都很大的历史人物。对他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和看法是各人的自由。但对历史事实既不能歪曲更不能捏造。9·13事件的档案迟早都要解密公诸于世。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刘少奇、彭德怀的冤案现在终于大白于天下,受到党和人民的纪念。林彪最早说彭德怀是"野心家,伪君子",给他定性。1968年9月29日林彪在刘少奇专案组送给他的"审查报告"
上亲笔批了这样的字句:"刘贼少奇,五毒俱全,铁证如山,罪大恶极,令人发指,是特大坏蛋,最大隐患。把他挖出来,要向出色指导专案工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江青同志致敬!"这些都是无可更改的事实。
有人说中央公布的林彪写的"九八手令"和给黄永胜"有事和王飞联系"
聂荣臻说:元帅中只有林彪、彭德怀两人敢于顶撞毛泽东。
林彪反对出兵朝鲜,甚至以有病为由拒绝率兵入朝;可是当斯大林收回出动16个团的苏联空军协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的决定后,林彪在宴会上拒绝与斯大林碰。
林彪曾想到贵州当省长,以避开政治旋涡。
林彪反对“大跃进”,私下里说毛泽东“凭空想胡来”,“说绝了,做绝了,绝则错”,并说彭德怀的“万言书”是正确的,就是急了点。
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指责彭德怀在遵义会议后唆使林彪给中央写信,反对他。可是,林彪却说:那封信与淼禄澄薰亍?
的亲笔信不可靠,"林办有人专门模仿林彪笔迹代林彪在中央文件上签字,一模一样。"实际情况是:那时候,到林办的文件很多,由秘书筛选重要的给林彪读。我在林办工作人员少时,也被任命为秘书给林彪读过外事方面的文件。我从警卫师选来的打字员李根清字写得好,给林彪,叶群抄卡片,模仿林彪的字很像,有时一般划圈签字的文件就让他代签退回。但重要文件是不让他代签的。秘书讲的重要文件,林彪在听讲后有时也叫留下给他自己细看。并不是像现在传说的那样根本不看文件。李根清当时留在毛家湾,没有到北戴河来。叶群、林立果都不会模仿林彪的笔迹,别人更不敢胆大妄为代表林彪下手令了。
198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规定: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权利受法律保护。张宁等人任意捏造事实诽谤攻击,损害别人的名誉是违法的。出版社对自己出版的作品应该严格审查,只图经济效益,不严格审查把关,损害无辜者的名誉,同样应负法律责任。希望那些作家、出版社不要不讲政治,不要忽视法律的尊严。希望广大读者对市场上的那些不负责任的书刊小报应有所鉴别,不要迷信这些"名人"
才好。
一
林彪永远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