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林彪疑案 > 第197章

第197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970年3月,在长沙休养的毛泽东收到周恩来送来的宪法修改草案提要和一封信。3月7日[1],毛泽东在与汪东兴谈话时突然提出,"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毛泽东说:"宪法中不要写国家主席这一章,我也不当国家主席。"毛泽东既未与"副统帅"林彪商量,也不告知周恩来或政治局其他领导人,便径自作了这一事关国家领导制度重大变更的决定。按照毛的要求,中国将成为一个只有党和政府领导人、却没有国家元首的独特国家。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中,他的任何话都是只能照办的指示而不是提供商量的建议。毛并要汪东兴次日回北京向中共中央政治局传达他的指示。

3月8日晚,汪东兴在周恩来主持的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这一指示,政治局自然是一致拥护毛泽东的建议。3月16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修改宪法问题的请示"送呈毛泽东,毛泽东在批示中再次明确表示不设国家主席[2]。3月17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会上多数人赞同毛泽东关于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但是,"也有些人仍希望毛泽东重新担任国家主席"[3]。迄今为止的史料从未指明这个所谓的"有些人"具体是谁,如果仅仅是后来被指为"林彪集团"的成员,有关方面一定会着重点明。现在既然始终未点明,似可推测,一些与"林彪集团"无关的人也希望毛仍担任国家主席。

周恩来委托叶群将有关情况向正在苏州养病的林彪通报后,林彪让秘书给毛泽东的秘书打去电话:"林副主席建议,毛主席当国家主席。"毛泽东得知后,让秘书回了这样一个电话:"问候林彪同志好!"[4]

此一问候既可被理解为毛泽东委婉地否决了林彪的建议,也可被理解成是对林彪的建议表示赞许和鼓励。至少,此时的毛泽东并未向林彪明确表示反对设国家主席及毛本人不担任此职,更没有说明毛个人要改变国家领导制度的任何理由。4月11日,林彪向秘书口述了他的意见:"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二,关于副主席问题,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可多设可少设,关系都不大。三,林彪同志认为,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此意见同时报给了在长沙的毛泽东和北京的政治局。

毛主席的讲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有的谈话是有感而发的,临场记录不可能句句记到,难免有遗漏的地方。本书的内容、观点,是以我个人的角度和认识整理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提出意见或批评。

汪东兴

1996年10月14日

王年一、何蜀:1970年的庐山会议及毛泽东、林彪冲突之起源──在"设国家主席"之争的背后

1970年的庐山会议及毛泽东、林彪冲突之起源

在"设国家主席"之争的背后

王年一何蜀

1970年的庐山会议(即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件,即1969年才在"文化革命伟大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共中央新的领导核心出现了分裂。林彪及其追随者在会议上的一些活动后来被毛泽东定性为"反革命政变",有关"设国家主席"和"称毛泽东为天才"的两个意见被毛泽东定性为反革命政变的政治和理论纲领。毛泽东为什么要反对设国家主席?"设国家主席"的意见怎么会成了"反革命政治纲领"?本文根据中国大陆已公开的有关材料剖析这一事件,提出了不同于以往既定结论的看法。

党内高层有关"设国家主席"的不同意见

文革中原担任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彻底打倒了,因此国家元首的职位出缺。中共"九大"前后,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达到了顶点,当时谈到选新的国家主席,当然是非毛莫属,任何人提议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都是十分自然的。但是毛泽东本人却另有考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