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读者诸君不用再看了,再看还是李文普。我们可以说李文普这句话要了林彪的命。真能让林彪一万年也翻不了身。但是由于这是一个人的"孤证",听到这句话的其他人全死光了。所以,现在全靠李文普一个人的一张嘴,连个旁证都没有。李文普说什么就可以是什么。那么,是不是也给作伪证提供了条件呢?
六.笔者经过分析后得出判断:林彪在汽车上没有说过"到伊尔库茨克多远,要飞多长时间"
这句话。李文普的揭发很可能是迫于某种政治压力作的伪证。
这是引自图门的文章。这一段话是工作人员听到的"密谈",既然是"密谈"就不会是掩人耳目的假话,它真实反映了林立果当时的打算--是要去香港。而晚上10点--这已经离林彪出走只有1个多小时了。正如张聂尔分析的"至少在9月12日晚10时左右,林彪还是准备去南方......更能证明林彪原来去广州的打算"。(还有许多细节分析,请参见《风云913》P314)。总之,林彪在9月12日晚11:40左右踏上出走的汽车的时刻,他的目标是去广州(香港),而决非苏联。
五.到底是什么证据证明林彪是主动逃往苏联呢(请注意"主动"两字及含义)?笔者不否认林彪想主动出走广州(香港),而前面笔者提过,这"南逃广州"和"叛逃苏联"性质可是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么究竟是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林彪是想主动叛逃苏联从而遗臭万年呢?找来找去笔者惊讶地发现:只有唯一的一个证据!就是林彪说的一句话(即"到伊尔库茨克多远,要飞多长时间?")--精确地说是由林彪警卫参谋李文普口中得知的这一句话。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大个林彪事件凭什么仅靠李文普的一句证词--这是孤证嘛!--难道就没有什么更多的证据?令人惊讶的是:没有!就是没有!所有论定"林彪是主动逃往苏联
"的权威证据唯一就靠李文普这句话。
我们先看党史专家,中央党校教授于南在《说不尽的毛泽东》中的说法:
在审理两案时,曾就林彪是否被劫持作过调查。结果证明被劫持的说法站不住脚。这里的关键人物是林彪的警卫秘书李文普,......他在车上听到林彪问林立果:到伊尔库茨克有多远?(转引自张聂尔书P310)
这里李文普的话被认为是"关键"。
我们再看林彪事件研究专家肖思科(上校,解放军总后勤部后勤学院政治处主任,调查研究
"两案"10年,出书5本:《超级审判》、《林彪元帅叛逃最新报告》......)的说法:
针对"绑架出逃之说",肖思科找到林彪事件的关键人物,在林彪身边做警卫和生活服务工作的总参办公厅警卫处副处长李文普。"关键"还是李文普。
我们再看林立果未婚妻张宁写的《自己写自己》P295(作家出版社):......换取李处长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林彪是自己走的,他说'到伊尔库茨克'。"......鉴于李处长的特殊身份,他讲的证据,便成了林彪叛逃的权威铁证。李文普的话成了"权威","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