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林彪疑案 > 第234章

第234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以上是王兆军书中的介绍。这还是引用PeterHannam的报导。如果有人认为这仅是一家之言,还可能是恶意伪造,不足凭信的话,那么我可以再举出两个我刚刚在不经意间偶然发现的,在我国正式刊物上刊登的重要证据。

以下是本人收藏的《环球时报》(这是人民日报下属报纸)发表于1997年11月23日第一版的

报导《今日温都尔汗》。署名"本报驻蒙古特派记者敖其尔":

最早发现飞机坠毁的是拉哈玛大娘,大娘原来住在离飞机坠毁地点近3公里......拉哈玛大

娘回忆说,1971年9月13日凌晨2时,一阵"嗡嗡"的声音把她惊醒。她急忙穿好衣服,出门

张宁的书应该有所依据,应该不会胡说。)。另外,据李文普自己的文章谈到:"......这一切,山海关机场的许多工作人员都亲眼所见。林彪是跟在叶群身后从飞机舷门的软梯子自己爬上飞机的。如果他不想走,在登机前说一句话,机场上的工作人员、飞机驾驶员和随机工作人员都会上前保护林彪制止飞机起飞......"。从李文普的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机场上的工作人员"就在林彪一行的附近。在山海关机场的许多工作人员众目睽睽之下,杨振刚此时想跑是有机会的嘛。但他并没有想反抗的举动,这合理吗?而反过来,假设林彪没说过那句要命的话,那么,杨振刚就并不知道林彪要叛逃。在这种情况下,则杨振刚的一切举动就都是合理的,也不会让人觉得反常。第四点疑问:9.13以后,专案组在毛家湾多次组织林办全体工作人员开集体会揭发林彪罪行(即:面对面揭发)。在会上李文普都没有揭发林彪讲过那句话。别的林办人员也没在别的场合听李文普说起。(见张宁书P288,P295,由于这个情况当事人众多,所以应当可信。)这一情况非常重要。我们不禁要问:林彪如果真说过那句话,则这当然是最重要的证明"林彪主动叛逃"的证据。但李文普为什么在大会上不揭发?他没有可能忘掉这句话。也没必要替林彪隐瞒什么,他只需要实话实说,揭发这句话对他李文普本人没有任何伤害,相反故意隐瞒倒可能给他招灾。但是他为什么当时不当著大家揭发?笔者分析道理很简单:因为林彪

根本没说过"到伊尔库茨克多远,要飞多长时间"这句话,所以李文普当时怎能揭发?只是在后来,专案组对林办人员的交待不满意,将李文普单独关押审讯后,由于某种原因,李文普才揭发林彪说过那句话。据林立衡和张宁了解的情况:后来,李文普与林办秘书于运深被单独关押审讯。经过专案组多次审讯,李提了3个条件后(1.为李保密;2.保留党籍军籍;3.保证全家老少不受政治歧视),李才交待林彪讲过"到伊尔库茨克多远,要飞多长时间?"这句话。这当然引发我们猜测是专案组急于找到林彪主动叛逃的证据。但又苦于找不到。于是对李文普进行诱导。李文普原本无材料可揭发,但迫于压力只能"顺杆爬",作伪证。并趁机向专案组提作伪的条件,作交易。大意如此,读者可详看张宁书P295。第五点疑问:李文普会不会撒谎?笔者曾看到林立衡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林晓霖(张梅-刘新民的女儿)的一个说法:"李叔叔是老实人,跟我爸爸十几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不会说假话"。真是这样吗?我们现在就重复摘出前面李文普的文章:

后来是8341部队卢医生给我包扎的......医生问我怎么受的伤,我不好说林彪父子如何,因为这是重大机密,这是我们做这项工作不用谁教都知道的。所以,只好说自己"枪走火"。前面刚说"林立果向我开枪",后面就说"自己枪走火"。好一个老实人,这简直是现炒现卖的说谎。李叔叔这"老实人","大老粗"脑子反应真是快,"不用教"都说谎如此及时,如果在一些压力下,说谎不更自然了?而且有更充裕的时间润饰。以上这些疑问如果仅是单个,孤立出现,我们或许还可以用"偶然性"来解释。但是同时出现还"偶然"吗?李文普作伪证是不是昭然若揭!

请大家注意:李文普是9.13事件的关键性证人,如果关键性证人在关键性证词上说了谎话,那么对本案将造成什么影响?读者可以自己想象。笔者在这里作一下小结:林彪在出走的汽车上没有说过"到伊尔库茨克多远,要飞多长时间?"的话。这是李文普被迫作的伪证。林彪有南下广州(香港)的打算,但不同意叛逃苏联(虽然林立果与他讨论过这种情况)。而林立果的计划中首选去广州,去不成就叛逃苏联(这小毛孩子心里是没有多少民族大义的,只要能活,去哪都无所谓--所以请读者一定将林彪,林立果分开看待。如果想当然地认为父子一定一致,那么林彪事件永远会是一锅粥)。七.笔者现在可以想象著勾勒一下9月12日夜林彪出走的梗概:林彪决定去广州(不是叛逃苏联)-->登上汽车去机场(这里不存在林彪被绑架的问题,因为一方面,去广州是林彪本来就考虑过的一种选择,不需要被强迫。另一方面,如果林彪被

绑架,那么上车之前那么多工作人员,警卫战士。他完全可以呼喊和反抗。但他都没做。他的人也是清醒的,这没问题。所以不存在绑架的可能。林立衡总坚持"绑架说",虽然父女情深,急于替父洗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她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无助于替父洗冤)-->林彪在车上并没有说过"到伊尔库茨克多远,要飞多长时间?"的话。而由于李文普是了解不少政治内情以及林,毛不和内幕的(比如:9月12日下午林立衡就对李文普说,"林立果尽干坏事,要害毛主席,他们还要去广州。万一不行就让首长去香港,你

一看,发现这难听的声音是空中传来的。这时牛羊惊散,马嘶狗叫。她仔细一看,从西南向

北飞过来一架冒著大火的飞机,飞得相当低。在巴图脑尔布苏木上空,绕图门山转一圈后顺著扎森山谷向西南方向飞行,声音越来越大。大概不到20分钟在苏布尔古盆地坠毁。当时没听到大的爆炸声,现场大火连天......关于这个证据,有一点值得提一下。笔者刚刚看到在孙一先的书P359-360也提到了拉哈玛大娘的回忆。但孙书说:"至于拉哈马大娘说空中飞来冒著大火的飞机,据空军专家分析,她可能把机上耀眼的著陆灯错当成大火"。笔者当然不同意"专家"的高论。拉哈玛大娘当时就住在离飞机坠毁地点近3公里处,在夜晚2点没有灯光的空旷大草原上,距离短短的3000米难道还分不清著陆灯和大火的区别?

不能让首长上飞机走。"--引自李文普的文章)。所以当看到路上8341部队拦截林彪座车。他应该已经完全判明了时局,知道自己该站在什么立场上,所以他下车逃走了。(也就是说:李文普的逃走,并不是由于林彪说了那句话引起的,是由于李文普本身精明地判断出了时局造成的)-->林彪一行上了飞机后,起初目标仍然是广州,然而经过一小段飞行后,由于某种原因发现广州已经去不成了(为什么如此?笔者推测可能是:潘景寅告知林立果:由于没来得及在山海关机场加油,机上的十二吨油飞不到广州)。于是守在驾驶舱里的林立果按照另一套方案命令潘景寅飞向苏联。此时的林彪应该坐在飞机机舱中,对驾驶舱中的这一变故还不知情。-->飞机进入蒙古,并一直向苏联飞去。当飞机飞临苏联,蒙古边界时,林彪终于被告知这是在飞向背叛民族与祖国的路上,于是强令飞机返回。于是就出现了那一幕"飞机飞到了苏联和蒙古的边境却不再跨前一步,而是扭头向返回中国的方向飞来"的怪事。

总之,假如笔者这些分析符合实际的话,则如果说林彪在9月13日这一天的行为犯了什么罪的话,肯定不是"叛国罪","汉奸罪"。以上是笔者对"256飞机从苏联,蒙古边境掉头飞回中国方向"的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的主观分析,读者诸君自可以有自己的不同观点。

笔者最近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新发现,这将引发我们得出判断"可能是苏蒙方面击落了256飞机":我方在谈到256飞机在外蒙古境内坠机原因时,现在都是认为256飞机由于燃料不足,又没有领航员等,所以在温都尔汗强行迫降。我方调查组用大量证据说明飞机不是导弹打下的,是著陆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比如当年我国驻蒙古大使许文益在《黄沙作证》一文中就有这样的观点:"飞机不象是空中著火爆炸,而是著地后爆炸起火";"可以肯定,该机不是空中爆炸"。(见《世界知识》1988年1,2期,转引自《林彪家族纪事》P19-21,光明日报出版社)。空军司令员王海当年直接组织了这个调查,他在文章《我的战斗生涯·我负责调查林彪座机坠毁原因》中也是此观点。然而我方似乎没有注意到以下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256飞机在著陆前就发生了爆炸,并已经起火---读者诸君,你们似乎没听说过这个细节吧。

我们先来看一下王兆军书中的叙述:

一位在当地莹石矿(指贝尔赫莹石矿--笔者注)上工作的蒙古目击者说:"那天晚上两点半左右,飞机的哀鸣声把他吸引出来。他看见飞机降落时尾巴著火。坠落地点离他只有九英里,他看见了全部过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