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林彪疑案 > 第248章

第248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千古一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在位54年,是西汉的全盛时期。他继续推行削藩政策,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将其封地分封给各子弟,撤销了很多诸侯国,巩固了中央集权;他派兵攻打匈奴、南越及朝鲜,扩大了汉朝的版图,打通了河西走廊和中亚各国的交通,促进了中国和中亚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他改变汉初与民休息体制,推行新经济政策;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成一个新的士人政府。汉武帝时代,国家强盛,政治稳定,是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外交家张骞,就是在武帝建元3年(前138年)出使西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就是在武帝征和2年(前91年),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的民族英雄卫青、霍去病就出自武帝左右。

霍去病,平阳人(今山西临汾,与卫青同祖籍),为卫青(武帝时的大将军,封长平侯)的姊子,生于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117年),年仅24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青年军事家。他16岁统兵,曾先后六次出兵塞外,屡次打败侵犯疆域的匈奴,为大汉帝国立下了巨大功绩。为此,武帝要为他“治弟”,赐予他高贵的住宅和官邸,可是他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拒绝,没有接受,足见他是一位不图享受以国事为重的爱国将领。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热情颂扬卫青和霍去病的诗篇,这是其中一首: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商臣不许,说“熊掌难熟”,成王被迫立即自杀。吴国公子光派专诸刺杀了王僚,夺取了政权。晋献公、齐桓公、齐懿公当政前后,多次发生政变杀人。春秋战国这类事太多了,我就不说了。除了相砍相杀夺取政权外,还有用其它阴谋诡计掌握实权的。例如,吕不韦送怀孕的赵姬给秦庄襄王,生了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秦始皇统治的初期,实际上政权落到吕不韦的手里。

辛亥革命,孙中山当了大总统,三个月就被袁世凯夺去了政权。四年后,袁世凯做了皇帝,又被人推翻。此后,军阀混战十几年,两次直奉战争,一次直皖战争。蒋介石,正是靠篡夺军权、党权、政权,发动反革命政变上台的,对革命人民进行了大屠杀。

林彪的这篇“政变经”上至周朝下到民国,前后三千年,件件事例举得清楚明白,他对历史的了解,不可谓不精通。解放后,林彪称病不出,亲手写过很多字幅,如“张良范蠡急流勇退"、“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就是其中的两条,唯独“天马行空”一幅没有悬挂在客厅,也没有出现在触目张扬的公开场合,却出现在极其黑暗,四周被封闭得死死的卧室床头。

“天马行空”当然是指“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不受拘束。”这和他“独往独来”的个性是相吻合的,可为什幺独上床头呢?为了搞清一个疑团,笔者查阅了一些与林彪事件相关的历史资料,才真正搞清楚此处“天马”的本意。正是因为“天马”的驱使,正是因为“天马”的召唤,才使我要给大家一个发自内心的表白!说到此处的“天马”,不禁让我想起汉武帝从西域大宛国得到的汗血马,《史记大宛列传》曾为此记载,内容大致为:

汉武帝欲得汗血马,先用重金交换不成,随命将军李广利率师两度出征大宛国(西域古国之一,位于前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战争先后持续四年,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最后迫使大宛国臣服于汉,李广利带回了大宛的“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3000余匹”。武帝得名马,使汉朝马种得到改良,保证了西行商路的通畅,促进了双边的文化、经济交流。

何谓汗血马?经史料研究,它是人工饲养历史最长的一个马种,其先祖生长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带,是一种古老的世界名马。据传它曾经是成吉思汗的坐骑,因其在奔跑时颈部位流出的汗有红色物质,其色鲜红似血而得名。目前主要分布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一带,总数量在3000匹左右。

汗血马被誉为天马,源于汉武帝特别喜爱战马。当他从《易》占卜里得知“神马当从西北来”后,以为是神马降临,有《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武帝不辞劳苦,兴师动众,往返跋涉4000多公里,就为得到这几匹战马。起先,武帝已得到了乌孙的战马,已将其命名为“天马”,在得到大宛的汗血马后,发现比乌孙马更健壮,武帝大喜,如是更名乌孙马为“西极”,汗血马为“天马”,并亲笔写下了令炎黄子孙万世敬仰的《西极天马歌》。

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千古时空己逝,四夷已服,文治武功的汉武帝所作《西极天马歌》后来一直列为汉《郊祀歌》十九章之一。据史料记载:“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交生驹,汗血(汗为血红色),因号曰天马子”。这些引进的汗血马,使汉朝战马体质、性能乃至形貌都大为改观,为抵御外族侵略立下了赫赫战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