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林彪疑案 > 第262章

第262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4、例行加油的时间最早定在21:40,在林彪离开96号楼后过了15分钟,加油车就正好赶到。这即使算作巧合,可一来就是两辆加油车。殊不知,来两辆加油车准备给飞机加多少油,才能弥补林立果从北京到山海关机场,已经飞行258公里的耗油量?难道一台加油车尚不能弥补258公里的耗油量并加满油?事实是256号坐机飞行了近2000公里,而且还带油燃烧,难道加油车也有小型、重型之分?一辆加油车究竟能载重几吨燃油?

5、所有的现场人员都知道:“飞机的起飞是未经批准的强行起飞。”可是,在起飞前的一刻钟,加油车就赶来加油,那幺加油车的行为是强行的,还是例行的?如果是经过林彪的指使调来的加油车,当然就是强行的,可官方的解释为什幺是“例行”的呢?中共官方也证实了飞机起飞是强行的,可加油车来加油为什幺不定性是“强行”的,或者是“受骗”的?给准备强行起飞的飞机例行加油,这话说的不觉荒唐吗?很明显,加油车不是林彪派来的。

6、林彪离开96号楼去机场的行动是严格保密的,仅仅5个人坐一辆车迅速出发(侍卫长李文晋中途下了车),这从林立果当时不断强行挂断所有工作人员的电话就足以说明这个保密性。而机场这边,连陪同林彪随行的机组人员都没有来得急配齐,难道给飞机加油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就全配齐了?林彪如此幻想给自己的坐机加上那幺一点点燃油,这岂不成为笑话。

7、林彪登机时,没有走正常的车载舷梯,是从工作梯爬进机舱。很明显林彪赶到机场登机是没有预先计划的,连舷梯车都没有来得及开过来。即使不疑问舷梯车为什幺不与加油车一起来,但这起码能说明林彪在策划的时间上很是仓促。如果加油车是林彪计划安排来的,那幺就会同时在机场暴露出自己的行踪,而且在那幺短暂的时间里,从加油车出发到激活、关闭加油装置,再到飞机仓促起飞,能加进油箱多少油,林彪难道会不知道?当时的山海关机场基本还“掌握”在林彪手里,对机场发生“灯火管制”的情况他是知道的,提前暴露机组人员的行动是无法避免的,但加油车的到来是他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

综上所述,不敢贸然攻击这架飞机,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具说服力的理由,就是用非攻击性手段让它迫降。而中国的导弹即使能准确地在温都尔汗上空将其击落,就导弹的破坏力而言,仅仅只造成40厘米的破损,而没有洞穿,这可不是一般的导弹打得出来的,何况首先将导弹发射到强大的苏军辖区,毛泽东还从未有过这幺大的胆量!即便是蒙军、苏军使用先进武器,包括导弹、高炮等,其攻击效果也很难造成这样的破损。笔者相信,蒙古驻军肯定想方设法跟这架飞机联系,很可能起飞战斗机来使其迫降。退一步说,飞机即使受到了导弹之类的外力攻击,那幺边缘铝刺外翻又怎幺解释呢?因此,右机翼下那个40厘米洞,不可能受到导弹之类的外力攻击,40厘米洞的证据四

既然没有受到导弹之类的外力攻击,那幺造成边缘铝刺内翻的这个外力来自何处?而且这个力是内、外都有,很明显,中共官方解释的“油箱内爆说”是站不住脚的,对边缘铝刺内、外翻的原因无法自圆其说,这其实就是“9.13”事件的关键所在。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发现在右边机翼下部造成了这幺个不大不小的破洞,从山海关机场相关人员的证词里可以找到重要线索:

当时,机场的灯都没有开。只有飞机附近亮着一个聚光灯。飞机底下有两辆油车,没有看清地面有几个人。只看见飞机右侧的翅膀上面有两个人,象是在准备加油。林彪的汽车一到,他们就从飞机上下来。林彪、叶群等人一起向飞机上抓。

这是8341部队2大队副大队长于仁堂的回忆证词。除了于仁堂一个人的证词外,当时在场的人员几乎全部能证实:“机场的滑行灯没有开,飞机就强行滑出。滑行时,右机翼撞坏了停在滑行道旁的加油车罐口盖,刮掉了机翼上的铝皮,撞碎了机翼上的绿色玻璃灯罩和有机玻璃。”

要知道让一个人说谎容易,让众目睽睽的多人一起跟着说谎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而问题暴露的关键恰恰在于:事后在现场检到撞碎的遗弃物!这些“遗弃物”是造成“直径40厘米的大洞”的罪魁祸首吗?显然不能肯定,如果飞机在起飞时,右机翼就因此受到外力而破损漏油,是不可能飞出国境的,飞机飞了近2000公里的航程,说明右机翼根本就没有破损成洞。那幺“遗弃物”能和着陆时油箱内爆构成因果关联吗?

40厘米洞的证据五

右机翼能产生“遗弃物”,是因为要给飞机进行例行的“加油”,可加油车的出现是在13日凌晨零点10分,也就是林彪离开北戴河刚刚过去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是由航空兵XX师派驻山海关机场的李海彬要来的(笔者注:李海彬要加油车一事,出自林雨星所着的《林彪全传》第二十八章【大结局】),为什幺这个时候突然来加油,相信大家心里有杆秤。笔者正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加油车不可能来加油,分析的理由如下:

1、256号坐机于9月8日,由林立果从山海关飞到北京西郊机场。11日晚,在西郊机场已经加了一次油。9月12日,林立果亲自驾驶这架飞机从北京飞回山海关机场,机内储存的燃油仍足够飞遍大半个中国,完全能飞抵苏联。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和林彪都是知道的,所以用不着再给飞机加油。

2、256号坐机于12日晚8时飞到山海关机场,在飞机落地不到2个小时后,经有人证实:是潘景寅在接听了一个电话后提出调来加油车的,潘随后要求李海彬加2吨半油,经李海彬提出只需来一辆油车时,潘在没有提出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坚持要求来两辆加油车。潘景寅如此固执地要加油车,说明林彪已在此时预谋乘机外逃,而且潘必是林彪死党无疑,可潘死后竟然得到了《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由此可见,加油车不是潘景寅调来的。

3、不知道林立衡在起初都说了些什幺,周恩来就从她话里分析出林彪要叛逃的准确结论,并依此指使李作鹏、吴法宪等人在晚10时左右兴师动众地去调查一架飞机。这分明是嘴上在说调查,实质是把毛泽东准备控制飞机的企图公开地“通报”给林彪。从此时开始,任何人接触这架飞机必须经过北京的许可已经成为事实,那幺加油的人员也不能例外。那幺是谁派来的加油车(笔者注:本人并不怀疑李海彬其人,他或许是个执行命令的不知情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