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兰亭盛会,三足鼎立 72:邓羌独闯断眉山,殷浩分兵攻州县
众人正在交头接耳之时,庾统快步进帐,作揖道:“启禀大都督,方才有秦兵弓骑手,射来箭书一封,献于帐前。”
“拿来我看。”
呈上那封箭书,殷浩寥寥看罢,不禁喜道:“果不出诸公所料,秦王苻健已有言和之意。”
谢石、谢万、庾统、王彬之、刘启等人,纷纷围了上来,念叨着招降之事,军师王彪之道:“大都督不可轻信。”
一语惊散众人,殷浩问道:“为何不可信。”
“将计就计,兵法云:示弱。”
“示弱?”苻健道:“军师申而论之,我等洗耳恭听。”
吕婆楼道:“晋军之错,错在招抚,褚太后妇人之仁,不肯痛杀。天王可箭书告知,有议和之意,待其招抚之时,自有破敌之策。”
“好,”苻健道:“立刻传令,后退四十里扎营,舍弃些许辎重甲仗,诈逃示弱。”
众将领命,前秦五万大军,趁着晚间,夜黑寂寥,连夜拔营,往西后退四十里,故意丢弃甲仗旗帜,以造假象。真可谓:
“晋军分头出击,秦军首尾难顾,应疲于奔命,反而弃州弃县,退兵四十里,是何道理?”
听王彪之这么一说,众人也疑惑起来,殷浩道:“以军师之意?”
王彪之道:“虽然我军势头正盛,但秦晋两军,至今不曾决战,断眉山之战,更是未死秦兵一人。以我看来,退兵有诈。”
殷浩道:“有诈无诈,一探可知。”
连夜起兵先出逃,退而示弱趁星高。
晋军自当威风大,秦马锋芒静莫嘈。
秦军不战而退四十里,殷浩坐在中军大帐,乐得合不拢嘴,对众将说道:“我分兵出击,各州县望风归降,秦军溃退,此战势在必夺。”
魏憬言道:“秦军溃退,何不乘胜追击,杀个片甲不留?”
“不,”殷浩道:“太后素有怀柔之心,意在招安,融合五胡,苻健迫于大势所趋,早晚必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