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二弟妹,你这是在劝四弟妹啊?还是根本就是幸灾乐祸?可是,名门贵胄,祸福难料。一朝失势,就再无半分脸面可言,哪里像你们这样的小家小户,来得安乐平安呢?!”话里字字带刺,全不曾留半分情面可言。整个勇义侯府里,可就只有明氏一个人敢这样说话。哪怕是当着赵氏亦或是勇义侯都不隐半分锋芒。
“大嫂,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我是劝四弟妹,可不是像你一样,处处针对着别人,全没半分和气可言。要知道,连老百姓家里都说家和万事兴呢!怎么到嫂子这书香名门的闺秀口中,就没有半分和气了呢?”何氏也不是个让人的,张嘴就讽刺明氏,反到忘了她是要顺着赵氏的话来劝于清瑶。
赵氏皱眉,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你们两个要是再闹,就通通给我出去!”动了心火,她越看眼前这几个儿媳,就越是一肚子火。
新进门的这个且不说了,到底她娘家的事虽然让人生气,可也不过是被无辜牵连。而且这会儿又是一副低眉顺目,怕到不行的模样,她就是再气,也不好把火气发到她身上去。可这大儿媳和二儿媳,进门都不是一年两年了,她都是知根知底的。一个又冷又倔,一个又奸又猾,竟是没半个让她省心的。
深吸了一口气,赵氏尽量把声音放柔和:“清瑶,一会儿你走的时候,娘也就不去送你了……你放宽了心。虽然这回送你们两口子去乡下农庄散心,是和你们府上的事有些关系。可到底是为了你好,虽然你是出嫁女,可这回安乐侯闹出这样的事儿,只怕会牵连到你的清誉。你一定要明白娘这一番苦心才是……这一去,你尽管安心静养,少则数日,多则半月,等事情静了下来,娘再派人接你们回来。”
“还不扶着康伯……”眼见林康走得太急,几乎一下子跌倒。林若峰忙对跟在林康身后的两个小厮喝斥了声,又快步上前笑道:“康伯,有什么事慢慢说,别这么急。”
林康却顾不得客气,匆匆行了礼,就急着问:“侯爷可还在书房?”见两兄弟点头,就直奔里面去了。
“大哥,”林若峰轻咦一声,顿了半晌才道:“你说,是不是于家的事?”
林阔海点头,想想,不往外走反倒又往回走了几步。林若峰跟在他身后,两人折返不过数步,就突然听到门里传出父亲的惊问:“什么?皇上下旨,准大理寺亲审安乐侯?怎么会这样?你刚才怎么说的……什么什么逼奸弟媳,至其自缢而亡?安乐侯怎么会是这种人呢?且不论真假……这样的罪名,安乐侯府百年清誉,是损于一旦了啊!”
声音顿了顿,勇义侯才又问道:“除了这儿,还有别的罪名吗?如果单只是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要大理寺亲审……难道,皇上真的要收拾于家了?糟了……”低喃着,勇义侯突然大叫:“你们两个小子,不用在外面偷听了,快点去给我把华清那小子叫回来!快去……”
赵氏的话说得够婉转了,甚至比之昨天于清瑶听到消息时还更柔和几分。想来,她也是一番思量后才说了这话的。说到底,现在安乐侯府还没倒呢!就算是落井下石,也还早了些……
“母亲的苦心,媳妇怎么会不明白呢?”于清瑶低下头去,抬起手,用手帕拭了拭眼角,低泣道:“媳妇真是没有想到,我大哥他……事到如今,媳妇也没有脸面向母亲多说些什么?只是媳妇这一去,怕是十天半月,都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了。只望母亲日日安乐,身体康泰,勿以外事为念,伤了心神。也算是媳妇的一点私心……”说到这儿,她眼中又有泪光闪动,更是站起身来,向明氏和何氏分别施礼,和声道:“要有劳二位嫂嫂,代为尽孝了……”
一句话说完,已经哽咽难语。见于清瑶这样情形,何氏立刻搂着于清瑶,好一通劝慰,又一个劲地下保证:“四弟妹,你就放心去好了,孝敬娘,本来就是我们这些做嫂嫂的责任嘛!”倒像是于清瑶这一去,十年八年都回不来似的样子。
就是赵氏,也抬手拭眼,虽然根本没有眼泪,却也应了下景儿。只有明氏一个,冷笑一声,睨着于清瑶,竟似在看傻子一样。
第二十章远避烦忧喜乡野
“清瑶,你也莫要太紧张了……”赵氏低声劝了一句,可看看于清瑶垂眉敛目,一副柔顺的模样。倒真似全无半分主意,由着她这个做婆婆的说什么,都逆来顺受似的。反倒不好再把之后的话说出来了。
目光微闪,她的目光扫过在旁的大儿媳,可不知明氏是没有瞧见,还是根本就没往她这头看,竟是半点反应都没有。反倒是何氏,立刻就笑着接过赵氏的话头,笑着劝道:“弟妹,嫂子也知道你现在心里一定是难受的。可你也要体谅下公公和婆婆的苦衷才是……”
说着话,何氏一手拉住于清瑶的手,柔声道:“这世上的事就是难说。谁成想,好好的豪门勋贵,也是这样一朝……”声音一顿,何氏自己轻拍了下嘴,“瞧我这张嘴,怎么竟说这些让弟妹你难过的事呢?说到底,外头的事,关咱们女人什么事儿呢?”
于清瑶抬起头来,看着何氏。虽然何氏脸上还带着婉惜的神情,可眼底隐在同情背后的却分明是一丝幸灾乐祸。嘴角勾起,于清瑶正待说话,明氏却突然一声冷笑。